原創舞劇《立夏》國家大劇院首演驚艷北京觀眾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安徽出茶,‘茶可以清心’。合肥出了一個舞劇《立夏》,‘舞可以明志’。”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李龍吟在觀看演出后感慨道。8月7日晚,由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合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安徽省舞蹈家協會、合肥文廣集團、合肥演藝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新版原創舞劇《立夏》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驚艷亮相,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和英雄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北京2000余名現場觀眾心中。
亮特色:講述安徽故事
新版舞劇《立夏》以1929年發生在大別山腹地金寨的立夏節起義為題材,以大氣磅礴的舞劇形式藝術地再現了這段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這段血與火凝練的革命歷程。據了解,該劇將皖西民歌、廬劇音樂等安徽地方音樂元素加以結合運用,創作出獨具地方特色的原創音樂舞劇。舞劇《立夏》主演門大成說:“我覺得這次融入的安徽花鼓燈的元素非常的巧妙,展現當地一些民俗特色時不會讓你覺得生硬,通過它的劇情、人物特色在群舞里展現。”
“我們希望現在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通過這部舞劇能夠觸摸到一個民族的精神縱深,從而激勵他們堅定信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合肥文廣集團董事長、新版舞劇《立夏》出品人陳飚告訴記者。
8月7日晚,新版舞劇《立夏》跌宕起伏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在剛勁的、柔美的、喧騰的、安靜的、對抗的、傾訴的舞蹈中,如從高山順勢而下的流水一下流淌進觀眾的心中:1929年,大別山地區金寨縣共產黨員林映山傳播革命道理,帶領農校學生和農會骨干秘密開展革命活動,與當地財主之女蘇嫣紅漸生情愫。縣團總家的少爺洪旭光思想進步,向往革命,其父反對,逼其與蘇嫣紅完婚。新婚之夜,新郎幫助新娘逃走。立夏之夜,農民起義,父子為敵。遠征路上,革命之魂化作漫山的杜鵑花……
亮功底:震撼首都觀眾
“青春的激情與革命的豪情、時代的熱情緊密交融,我們看到了一部革命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交相輝映的舞劇,合肥的《立夏》讓我們刮目相看。”北京觀眾廖梅告訴記者。
采訪中,觀眾對劇中的許多場景、舞段如數家珍,林映山被捕后蘇嫣紅在思念中回憶相處時光的雙人舞、洪旭光為救蘇嫣紅巧用燈光投影制造與其交好假象的畫面、林映山和革命者演繹的出神入化的槍舞場景等都讓他們印象深刻。
當新版舞劇《立夏》的演員們在舞臺上鞠躬謝幕時,歌劇院全場觀眾報以雷鳴般的掌聲。“講好紅色故事,宣傳紅色文化是開展信念教育、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但紅色故事如果講得不好會枯燥乏味,很難引起人們共鳴。”北京觀眾陳翔一邊鼓掌,一邊告訴記者:“這部舞劇不但講好了紅色故事,還把紅色故事講得入腦入心,起到了春風化雨的作用。”
亮成績:創新打磨利劍
據了解,2017年4月24日,作為2017中國(合肥)演出交易會開幕式劇目,首次亮相的大型原創舞劇《立夏》在接受國內外專業人士的“檢閱”時,獲得滿堂喝彩。2017年10月,為慶祝中華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為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舞劇《立夏》揚帆遠航,拉開了全國巡演大幕。
隨后,舞劇《立夏》交出了更為亮眼的“成績單”:入選安徽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年)優秀作品;成為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的“傳播交流推廣項目”。
作為合肥市首部舞劇,2017版《立夏》無論是在省內演出,還是遠赴北京、上海巡演,都收獲了諸多觀眾的掌聲與贊許,但在北京上海的研討會上,中國舞協、上海舞協和安徽舞協的許多專家們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見和建議。
“我們在認真地梳理了這些意見和建議后,決定對2017版《立夏》進行修改與提升,把舞臺從舞美還給舞蹈,讓劇情更凝練、結構更完整、脈絡更清晰、沖突更激烈、舞段更豐富,讓動作打動人心。”合肥演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合肥市歌舞團團長、2018版《立夏》導演沈榮峰說。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