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著空調買菜 合肥城區123家菜市場改造提升效果明顯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合肥城區目前共有123家農貿市場,在提檔升級的過程中,合肥市正在打造便民、惠民、利民的主副食品供應生態環境。
整齊劃一的功能區,一目了然,如同商場的購物環境,通透光亮。你能想象在農貿市場里能吹著空調買菜嗎?合肥城區目前共有123家農貿市場,在提檔升級的過程中,合肥市正在打造便民、惠民、利民的主副食品供應生態環境。
地點:潛山北路農貿市場
上個月初開始試營業的潛山北路農貿市場,位于潛山北路與史河路交叉口,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總投資超過500萬元,是按照合肥市《示范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要求新建的農貿市場,也是一家硬件設施先進、運營管理科學的農貿市場。
8月18日上午,在一個蔬菜攤前,市民周先生正在購買西紅柿,“以前我都不去菜市場買菜,一是環境差,滿地的爛菜葉子、泥水,二是亂喊價。”周先生說,現在這里買菜環境好,也都明碼標價,“最關鍵是菜好,比超市的新鮮。”選好西紅柿、玉米后,周先生掏出手機,掃了掃攤位前方的二維碼,就完成了購買。
潛山北路農貿市場配備了直達貨物電梯、顧客手扶電梯、LED電子屏、中央空調、排風系統等公共配套設施。當天,合肥晚報ZAKER合肥記者在該農貿市場采訪,和外面三十好幾度的高溫不同,這里二十多度的氣溫十分宜人。記者乘電梯上到二樓,看到大廳內劃分著水果、蔬菜、肉禽、水產、熟食、日用百貨等區域,共設攤位上百個。據潛山北路農貿市場管理人員介紹,農貿市場在招商時,對入駐商戶都有從業年限和經驗的要求。而且所有商戶所售的商品都明碼標價,同時每個攤位也都可以實現網絡支付。
地點:興園農貿市場農貿市場安裝高科技自動開關頂棚
位于高新區的興園農貿市場,每天要服務20000多居民。為了讓周邊居民有一個良好、安全的買菜環境,興園農貿市場對農貿市場內的原有硬件進行了升級改造,增加了消防設施、提升改造了公廁和攤位;并且對農貿市場內的經營戶進行日常教育,要求誠信經營、文明經營,并且要保證農貿市場內衛生;管理人員對農貿市場外部車輛停放、占道經營進行勸導和管理。
來到興園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市場內一個個攤位貨品堆碼得整整齊齊,地面清掃得干干凈凈,并且作了防滑處理;市場內通風、排水設施完備,水電配置齊全。
興園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今年興園農貿市場安裝了自動開關的頂棚,打開頂棚可以保證農貿市場內的采光充足,關閉頂棚可以保證商戶的菜不被曬。“目前我們興園農貿市場的攤位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每天來買菜的居民也增加了不少,營業額比以前翻了兩番。”
地點:包河花園農貿市場“文明誠信經營戶”流動紅旗掛起來
雖然還是大棚式的包河花園農貿市場,但其管理制度已經常態化。農貿市場內干爽的地面、“文明誠信經營戶”的流動紅旗、明顯的區域劃分讓記者感覺十分舒適。
“為了實現常態化管理,我們嚴抓源頭、嚴管理、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包河花園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向記者介紹,在抓源頭方面,要求所有經營戶嚴格按照進場要求方可進入經營,如有違反和不文明的現象,一經發現,一次警告二次罰款三次趕出市場,對擾亂市場秩序的交相關職能部門處理,為了避免推諉扯皮現象,市場還安裝了24小時的監控;在管理方面,市場管理人員每天對市場內的環境衛生不間斷巡查,特別是對地面出現水漬情況進行嚴格管理,保證地面一直干燥干凈;在嚴把食品安全質量方面,市場要求食品經營戶按照法律規定,落實進貨查驗、索票索據、健康管理,讓群眾買得舒心、吃得放心。
在包河花園農貿市場里,有幾家商戶門前還掛有“文明誠信經營戶”流動紅旗,市場管理人員介紹,該菜市場每年進行一次文明誠信經營戶的評選,讓全部經營戶參加,對照文明誠信經營戶的標準要求進行自評互評,既能互相監督,又能共促共進。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