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人性化“預警”治理違停 擬開發停車APP方便車主查詢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從7月5日開始,合肥城泊的525位收費員將變身違停拍照員,將違停照片上傳至廬陽區研發的“前端感知一體指揮云平臺”。
在老城區違章停車,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因為你即使“躲”過了交警,也躲不開天網和“云平臺”。從7月5日開始,合肥城泊的525位收費員將變身違停拍照員,將違停照片上傳至廬陽區研發的“前端感知一體指揮云平臺”,交警部門便會給車主發送提醒短信,10分鐘內不把車開走,將被處罰甚至被拖走。
昨日,記者從廬陽區獲悉,“云平臺”的試點范圍未來將擴大至城管隊員、街道工作人員乃至全體市民。此外,老城區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將被處罰,目前已經處罰了21起。
云平臺:
“車主,您好!您車停放在廬江路與金寨路交口,現違反規定停放、機動車違反禁令標志,請10分鐘內將車駛離或停入周邊停車位(場)。”昨天,來老城區辦事的王先生收到了廬陽區交警大隊發來的違停短信。此后,王先生馬上將車開走,并在泊車員的引導下,找到停車位停車。
給王先生發短信的是一款最新研發的“云平臺”。廬陽區文明辦聯合交警廬陽大隊研發部署了“前端感知一體指揮云平臺”,這是一款智能交通平臺,可以進行車輛標識的識別、違停證據的采集上傳,交警部門根據圖片進行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理。
據悉,首批廬陽區依靠廣大城泊公司收費員承擔違法停車義務監督員角色,通過拍攝違停照片、上傳交警大隊指揮平臺、發送短信提醒車主10分鐘內挪車等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措施,減少違停現象發生。
如果車主沒能在10分鐘內把車挪走,違停記錄會自動上傳到后臺,車主隨后也會收到交警的處罰或拖車通知短信。
黑科技:未來手機能實時推送停車位信息
記者了解到,這個“云平臺”已經試運行一周,昨天正式上線。“試運行期間我們發送了百余條違停提醒短信,所有車主都在接到短信后立即前來挪車了。”交警廬陽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待該平臺運轉成熟后,廬陽區將把義務監督員角色擴大到城管隊員、街道工作人員乃至全體市民。
在城泊員手中,手持POS機就是他們的“秘密武器”,不僅可以出賬單,還可以拍照,并開通了車牌的自動識別功能。“智能識別不僅可以減少人為的失誤,如記錯車牌號等,還能在第一時間進行違停行為的抓拍,上傳4張違停照片至‘云平臺’。”合肥城泊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所有車主都有10分鐘的豁免機會。如果是交警發現了違停,還是會第一時間貼條處罰的。”廬陽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云平臺”還只是在環城馬路以內的老城區進行試點,后期將全面鋪開。今后,對于違停行為,廬陽區還將利用遍布在全區各地的天網系統進行抓拍,讓違停行為無處遁形。
據透露,廬陽區還將同時配合城泊公司開發智慧停車APP,設置停車場誘導屏,讓車主可以快捷便利地查詢停車場所。“我們的構想是,車子一開進廬陽區,APP就能實時推送停車位信息;當車主停好車,APP還能自動識別車輛是否違停等。”
動真格:
車輛在路口右轉,恰好綠燈亮起,行人過馬路,到底是行人先行還是右轉車輛先行;在許多路口,右轉車輛總是不停地按喇叭……今后,這種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行為將要被處罰了。
“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是駕駛公德,也是法律要求。但是,我們發現,機動車行經路口不禮讓行人的情況時常發生,有的甚至因此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行人不同程度受傷。”據交警廬陽大隊負責人介紹,該區把警力部署到路口、斑馬線、停止線,共查處機動車不禮讓行為21起,記63分,罰款2100元。
送外賣、送快遞的電動車、摩托車時常在馬路上亂穿行,交警廬陽大隊也布置警力到各重點路口、路段,共計處罰此類違法行為2055起,罰款近10萬元,并與被處罰人簽訂承諾書,要求其承諾不再發生違法行為。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