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推出安全生產“六項機制” 生產風險今后將分“顏色”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夏日炎炎,正是各類生產事故的高發期,如何把好“安全”這道門?
夏日炎炎,正是各類生產事故的高發期,如何把好“安全”這道門?日前,合肥市出臺“六項機制”,將從風險查找、風險研判、風險預警、風險研判、風險處置、風險責任等六個方面,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
通過“顏色”,就能將生產風險看在眼里!今后,根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按照風險大小由高到低分為紅、橙、黃、藍四個等級,分級結果將錄入風險點管理信息系統,并對紅、橙等級風險點專門建檔。按照要求,紅色、橙色等級風險點每班至少檢查1次,黃色等級每周至少檢查1次,藍色等級每半個月至少檢查1次,其他每月至少檢查1次。紅色等級風險點每3年要組織第三方進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和評估。
有了“顏色”之后,還會有相應的應對措施。根據風險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合肥將安全風險預警由高到低分為Ⅰ(特別嚴重)、Ⅱ(嚴重)、Ⅲ(較重)、Ⅳ(一般)四級預警,依次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表示,并確定各自預警信息發布的具體條件和范圍。預警信息發布單位要通過網站、廣播、電視、微博等渠道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明確預警級別、發布時間、可能影響的范圍、警示事項、采取的措施、預警時效等。
風險管控一旦出現問題,誰來承擔責任?對此,合肥市還將建立風險管控責任制,通過“范圍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責任體系。其中,縣(市、區、開發區)、鄉(鎮、街道、園區、社區)、行政村將分層級劃分責任單位,以行政村為最小風險責任單元,逐層逐級劃分網格,落實分片包干安全風險管控責任制。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