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臥底”端掉48處傳銷 合肥民警獲評全國好民警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半年前,他不顧妻子反對,每月花2500元租下了一套小區住宅,硬是領著妻子住了進來。在他的“臥底”幫助下,小區里的48處傳銷窩點都被一網打盡。
半年前,他不顧妻子反對,每月花2500元租下了一套小區住宅,硬是領著妻子住了進來。在他的“臥底”幫助下,小區里的48處傳銷窩點都被一網打盡。近日,“情滿萬家·2017全國公安派出所好民警”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身為合肥市唯一入選的民警,席昌庶站在了領獎臺上。
領著妻子租房去“打傳”
去北京領獎的前晚,在出租屋里,妻子忙著給他收拾行李。“現在天氣變熱了,可是你能出門穿的衣服都在咱老家。”妻子一邊整理一邊埋怨,“都怪你,好好的家不待,非要搬到這個出租屋里來,浪費錢不說,還諸事不便。”這種叨嘮已經聽了半年,席昌庶嘿嘿一笑:“沒事,隨便拿兩件衣服就成。”
席昌庶自己的家距出租房不到一公里的路程。然而,半年前,他不顧妻子的反對,每月花2500元租下了這里的一套房子,領著妻子住了進來,氣得妻子直跳腳。
“這個小區原本一直都是零案發小區。半年前,居民樓里連連遭竊。”席昌庶經過分析后認為,小區之所以案件頻發,一方面是小區經過改造后一共有七個對外出口,管理跟不上。另一方面,小區空房較多,大量的傳銷人員移居于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席昌庶不顧眾人的反對,在該小區租房住下。每天下班后,他都像是一個休閑的居民,在樓底下四處徘徊。其實,他是一名“臥底”,觀察所有外來人員的動向,對傳銷人員進行摸底。
在他的“臥底”幫助下,小區里的48處傳銷窩點被一網打盡。保安的巡邏也規范和認真了許多。鄰里糾紛和物業業主糾紛也改善了許多。
小區又回到了零案發的狀態。席昌庶很欣慰,“這邊小區終于走上正軌了,我打算搬到另一個小區租房子住,那里最近總是有不少居民矛盾。”而一旁的妻子只能無可奈何。
全市率先將聯系方式掛在樓梯口
3個小區,共有83個沿街門面,88棟居民樓,287個樓梯口,4224戶人家,12000人。在五里墩派出所社區民警席昌庶的腦海里,這些是他最熟悉的數字,也是他一直守護的地方和人。雖然是一名小小的社區民警,但是席昌庶總是能做出讓人驚訝的舉動。
在當社區民警之前,席昌庶在軍營呆了20年。2002年,他轉業到地方。雖然有更好的選擇,他卻主動選擇成為一名普通的社區民警。
席昌庶記得,他2010年來到了五里墩街道家家景園社區,當一名社區民警。剛來到轄區,席昌庶就被小蟊賊們狠狠地上了一課:“每天都有兩到三家被盜,居民們怨聲載道。”
在與物業一起加強社區防范的同時,席昌庶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他和家家景園社區委一合計,在社區共287個樓道口,每個樓道口做了一張標牌,寫上了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從此以后,他的手機熱得發燙。這一個舉措,不但拉近了他與居民的距離,還使得小區里的治安環境大大改善。自那以后,合肥各地都參照這種做法,將社區民警的聯系方式在小區樓棟內普及開來。
籌備網上警務室讓居民少跑腿
近日,“情滿萬家·2017全國公安派出所好民警”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全國一共有50名派出所民警獲此殊榮,而席昌庶是合肥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民警。“與其他獲獎的民警比起來,我感覺自己很普通。”談到殊榮時,席昌庶總覺得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
席昌庶準備建立一個“網上警務室”。“居民們跑來跑去很麻煩。如果有‘網上警務室’,居民直接在網上就可以和我們聯系,辦理相關事項,我們也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向居民通報各種信息,發出各種提醒。”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