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緊緊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緊跟安徽省委省政府、興業銀行總行決策部署,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與安徽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助力綠色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爭做綠色金融的引領者。截至2022年6月末,已累計為安徽省提供綠色融資1175.77億元,融資余額402.22億元。

  頂層設計引領體制機制保障

  山清水秀、風光秀麗的安徽以“三山三江二湖”聞名天下。近年來,安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把好山好水守護好,讓環境優生態美成為發展最美底色。

  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金融。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積極發揮綠色金融領先優勢,服務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十四五”伊始,興業銀行進一步提出2025年末綠色金融融資余額和服務客戶數再翻一翻的發展目標。“合肥分行立足新目標結合安徽具體實際,聚焦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重點領域,加大對綠色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持續擴大綠色貸款規模。”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規劃先行,綱舉目張。合肥分行強化頂層設計,成立綠色金融部,推動綠色金融業務穩步發展。目前,覆蓋治理層、經營決策層、經營推動層的綠色金融組織架構已基本建立并一直有效運行。

  同時,合肥分行還通過設立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保障綠色金融業務發展。“建立了包括經營管理、作業流程、激勵考核、產品開發、風險管理、專項政策等方面的綠色金融規章制度。”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舉例,考核導向方面,分行逐年加大綠色金融業務考核分值,同時提高低碳類業務考核權重占比。資源保障方面,分行每年安排專項綠色信貸規模以保障綠色項目投放。

  創新金融產品開通綠色審批

  綠色產業多元化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興業銀行合肥分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豐富金融服務手段,以金融“活水”賦能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

  “合肥分行創新推出了‘環保貸’‘綠票通’‘綠創貸’等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在此基礎上,圍繞碳減排貸款、碳排放權、碳匯等方面開展業務創新,同時積極探索將林權、排污權等生態資源變現的有效途徑,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建立環境權益產品體系。”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該行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34.2億元,其中光伏、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領域貸款余額17.34億元,占比超過50%。在水資源利用與保護領域,該行累計為三峽集團長江大保護項目批復融資34.64億元,為六安、當涂、和縣項目發放融資8.65億元。

  在審批流程上,興業銀行總行設置綠色金融業務專職審查機構,合肥分行開辟綠色審批通道,配置綠色金融專職審查人員,有效提升綠色項目的審批效率。

  商投并舉模式賦能綠色發展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安徽近年來發展迅猛,實現科教大省向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跨越發展,傳統農業大省向新興產業聚集地的跨越發展。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立足區域特色產業,結合自身金融優勢,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對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助推作用。

  “興業銀行很早就開始研究碳市場,堅持‘商行+投行’并舉模式,在全國率先推出碳金融綜合產品服務。”合肥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9月以安徽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碳配額為質押物,依據全國碳交易市場交易價格及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特點,成功落地滁州市首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1000萬元。2022年3月分行成功落地總行首筆碳減排雙掛鉤貸款,用于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碳金融業務能有效幫助企業降低授信門檻,解決節能減排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而且分行所支持的項目環境效益顯著。”

  一直以來,興業銀行合肥分行扎實做好綠色金融各項業務,在綠色金融領域落地了多筆“首單”“首筆”業務,如2019年7月,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為省內某建投公司承銷了6億元綠色中票,填補了安徽省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的空白。2021年8月,興業銀行合肥分行落地安徽省首單“綠創貸”業務,用于蕪湖繁昌海創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項目。落地國禎環保4.4億元污水處理收費權私募ABS業務,是總行系統內首單集團聯動污水收費權ABS業務……

  藍天白云之下,茫茫綠野之間,廣袤的江淮大地群鳥飛翔,滿目蒼翠。在安徽聚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增進民生福祉同頻共振的過程中,興業銀行合肥分行在傾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將繼續發揮綠色金融優勢,加大各項綠色金融資源投入,持續創新綠色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全力支持安徽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讓安徽的天更藍、山更綠、環境更美好。(何小興)
責任編輯: 程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