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期經濟霸榜安徽首位的“第一縣”,肥西最不缺乏的就是改革和奮進精神,肥西教育自然也不甘人后,勇于嘗試、敢于探索、善于開拓,在原有發展水平基礎上,通過引優摒劣,育優培新,打造學在肥西教育品牌,推進縣域基礎教育邁向更高質量。

 
 破繭成蝶 名校進駐一年見效 

 


談起肥西第二中學,本土的肥西人都不陌生,這所學校基礎教育較為薄弱,優質生源不斷流失,社會和家長的認可度低,是大眾眼中的“差校”。然而,5月6日,記者在安師大附屬肥西第二中學內卻感受到了教育的新高度和新理念。“智慧平臺開展個性化精準教學、師生互動的花樣心理健康課、充滿活力的課間桌面操、電腦繪畫制作……”,一節又一節精彩的素質教育課程在該校校園內輪番開展,學生的臉上有笑容、眼中有光亮、對知識充滿了向往與渴望,校園內到處散發著陽光、快樂、自信的青春味道。

 

 

誰曾想到,2021年4月始,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發展集團才剛剛托管肥西第二中學,僅一年的時間,就讓這所飽受“沉淪”與“詬病”的老校迸發出新的生機。“以前的二中,家長們不信任,學生們不愿報;現在的二中招生不愁,招生電話都成了熱線。”學校的執行校長陳姝表示。
 
進駐肥西第二中學的安師大教育團隊中,校長樂培曾擔任安徽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學高級教師。執行校長陳姝,歷任過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副校長、合肥六中教育集團瑤海分校副校長、合肥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合肥市學科帶頭人。



 

名校托管,名校長加盟,他們給肥西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機制。校長推門聽課,向下沉管理要質量,向課程改革要質量,向智慧教學要質量。進駐一年,全校師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學校正在經歷著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引進安師大,牽手教育界“戰投”,肥西有著長遠目標,要把二中打造成全寄宿制優質初級中學,成為家長孩子們心中的“名校”。
 

開足馬力 肥西攜手安師大揚帆起航 

 
如何快速提升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肥西將目光瞄準外部優質教育資源,創新實施“多方合作、專家治校、開放共建”的新型辦學體制,讓委托管理、集團化辦學成為新的模式。
 
從安師大附屬肥西第二中學的合作辦學開始,肥西就雙方未來的深度合作進行籌劃。日前,肥西縣大建辦喜訊頻傳,安師大附屬學校肥西校區(高中、初中、小學)已完成選址,目前該項目正在勘探設計招標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具體位置:  



 

✿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高中(肥西校區)選址東至周公山路、南至華南大道、西至大潛山大道、北至湯家匯路。項目總投資4億元,規劃建設總用地約260畝。規劃為寄宿制高級中學,設計規模60個班,在校學生2700名。  



 

✿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初中(肥西校區)選址東至創新大道、南至袁店路、西至桐鄉路、北至下派河路。項目總投資2億元,規劃建設總用地約75畝,設計規模為48個班,在校學生2000人。 



 

✿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肥西校區)選址東至桐鄉路、南至袁店路、西至燈塔南路、北至下派河路。項目總投資1.6億元,規劃建設總用地面積約60畝,設計規模為36個班,在校學生1620人。  

高起點,辦名校。未來,安師大附屬學校(肥西校區)的辦學理念、規劃建設、配置標準、教學質量、師資水平將全方位對接長三角發達地區,按照高于安徽省同類學校標準化要求規劃建設。肥西縣政府作為規劃建設主體,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學校全程參與,力爭“十四五”期間完成建設并交付使用。安徽師范大學集體落戶肥西,將充分發揮基礎教育資源和品牌優勢,進一步促進肥西教育高質量發展。
 

未來可期 教育高地呼之欲出 

 
肥西縣教體局基礎教育科副科長晏晶晶表示,除了安師大附屬高中、初中、小學之外,肥西縣還將在城區遴選出3個配套幼兒園加盟,最終形成學生個人教育一條線、素質教育一體化的“四附”格局。



 

2021年,肥西縣GDP達到1018.7億元,對縣域經濟而言,意味著經濟能級站上新臺階。站在千億新起點,肥西教育也要打造“新動能”,成為“新高地”。肥西將通過“安師大校本部優秀人員直輸、綠色通道引進人才,面向省內外選聘優秀教師、“985”師范類高校優秀畢業生”等方法,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最終形成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拓展縣域基礎教育資源,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肥西的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好學,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肥西安家落戶。
 

責任編輯: 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