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愛國者的聯盟。

  2.統一戰線最早由誰提出,中國共產黨人誰最早使用這一概念?

  馬克思、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思想的主要創始人,恩格斯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統一戰線”概念。1840年10月17日,恩格斯以弗·奧的署名在《知識界晨報》第249號上發表了《唯物論和虔誠主義》(此文以《不來梅通訊》的篇名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其中寫有“在同宗教的黑暗勢力進行斗爭的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應該結成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人最早使用“統一戰線”概念的是瞿秋白。

  3.中國統一戰線發展經歷了哪些重要歷史階段?

  中國統一戰線經歷了國民革命時期的民主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愛國統一戰線等幾個重要歷史階段。

  4.“五一口號”是什么?

  “五一口號”特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于1948年4月30日發布的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共23條。“五一口號”得到了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他們發表宣言、通電和談話,并接受邀請奔赴解放區,與中國共產黨共商建國大計。這是我國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公開、自覺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堅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道路,標志著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揭開了新的一頁。

  5.“愛國統一戰線”是在哪次中央全會上明確提出的?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一定要毫不動搖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正式明確提出“愛國統一戰線”概念。

  6.“三個重要法寶”的科學論斷是在哪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2006年7月的第二十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個重要法寶”的科學論斷。《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關于“三個重要法寶”的最新表述:是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法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法寶。

  7.統一戰線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是什么?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8.新時期統一戰線最核心的問題是什么?

  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最核心問題是如何堅持、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決定的。

  9.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主要是什么領導?

  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10.統一戰線工作的旗幟、主題和方針是什么?

  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方針。

  11.統一戰線的根本職能是什么?

  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12.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的方針,積極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服務,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服務,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服務。

  13.統一戰線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鮮明的多樣性和顯著的社會性。

  14.什么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必須正確處理的一個基本問題?

  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15.統一戰線的政治優勢、人才優勢、功能優勢、資源優勢具體各指什么?

  政治優勢: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人才優勢:群英薈萃、智力密集;功能優勢:協調關系、化解矛盾;資源優勢:聯系廣泛、內引外援。

  16.什么是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基礎?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基礎上的,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統一戰線。

  17.統一戰線工作需要積極促進的“五大關系”是什么?

  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

  18.統一戰線工作“三個服務”的目標任務是什么?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服務,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服務,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服務。

  19.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是什么?

  工作范圍是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少數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香港同胞、澳門同胞;臺灣同胞及其在大陸的親屬;華僑、歸僑及僑眷;其他需要聯系和團結的人員。

  工作對象為黨外人士,重點是其中的代表人士。

  20.統一戰線工作要建立的體制機制是什么?

  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協調、各有關部門和人民團體各負其責的體制機制。

  21.加強和改善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必須堅持哪“四個納入”?

  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政領導班子考核內容,納入宣傳工作計劃,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的重要教學內容。

  22.黨委(黨組)領導班子對統一戰線工作的“三個帶頭”是什么?

  主要負責人為統一戰線工作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應當做到“三個帶頭”:帶頭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帶頭參加統一戰線重要活動,帶頭廣交深交黨外朋友。

  23.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明確了哪三類人為重點團結對象?

  留學人員、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

  24.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參加全國政協聯組會關于統一戰線工作都談了哪些不同的話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去看望參加會議的政協委員,參加政協界別聯組會。2013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斷開創國家創新發展新局面,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在日趨激烈的全球綜合國力競爭中,我們必須正視現實、承認差距、密切跟蹤、迎頭趕上,走自主創新道路,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在涉及未來的重點科技領域超前部署、大膽探索,加快從要素驅動發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

  2014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少數民族界委員聯組會。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更好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要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讓民族地區群眾不斷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

  2015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聯組會。總書記強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我們應該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

  2016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總書記強調,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2017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聯組會。總書記強調,偉大的事業,決定了我們更加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更加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鉆研,勤奮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2018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聯組會。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求我們堅定不移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多黨合作獨特優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團結奮斗。我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增強“四個自信”,增強政治定力,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心聚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5.無黨派人士的界定是什么?

  無黨派人士是指沒有參加任何政黨、有參政議政愿望和能力、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具體地說,無黨派人士是以無黨無派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群體,主要分布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藝術、醫藥衛生、企業、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等領域,并不是只要具備了無黨無派身份,就是無黨派人士。因此,群眾不等于無黨派人士,當然也就不能稱之為統一戰線意義上的無黨派人士。

  無黨派人士是需要經過統戰部門認定的,有一整套的認定登記工作標準、范圍、程序及辦法。

  26.黨外代表人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具體標準?

  黨外代表人士是指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作出較大貢獻、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人士,其標準是政治堅定、業績突出、群眾認同。

  27.在體制內任職的黨外干部對分管工作享有什么權力?

  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保證黨外干部對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揮權、處理問題的決定權、人事任免的建議權。

  28.廣交深交黨外人士的基本工作方法有哪些?

  一是挨家挨戶主動上門法;二是網上網下共同發力法;三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法;四是全心全意排憂解難法;五是由表及里循序漸進法;六是內方外圓底線工作法;七是有始有終綿綿用力法;八是如切如磋求同存異法;九是修身強己以文會友法;十是公誼私誼界限分明法。

  29.統一戰線的基礎工程是什么?

  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是統一戰線的基礎工程。

  30.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發現,培養,使用,管理。

  31.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范圍是什么?

  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范圍包括民主黨派代表人士、無黨派代表人士、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港澳臺海外代表人士等“六支隊伍”。

責任編輯: 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