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合肥)近日,為應對醫院日益增長的門診量,滿足醫院檢測量呈“井噴”式增長的需求,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引進了國際領先的羅氏診斷CCM(cobas® connection modules)實驗室自動化解決方案,并實現了CCM在中國生化檢測平臺中的最高配置。通過升級檢驗科的自動化水平,提高檢測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輔助臨床醫生制定有效的、個體化的治療決策,在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醫療服務的同時,節約了患者和社會的醫療成本,符合當前醫改的需求,在安徽省乃至全國醫療機構的實驗室建設方面樹立了標桿。

 

  作為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以及國家衛生應急醫療移動救治中心和安徽省緊急醫療救治基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始終堅持‘科教興院’的戰略、‘遜志時敏,弘德善醫’的精神和‘德高術精,濟世康民’的宗旨,為全力建成覆蓋安徽及周邊省份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不斷推動醫院診療服務水平的提升。此次醫院檢驗科自動化升級,旨在進一步提升醫院診療服務的質量及效率,為臨床診療提供更準確、更及時的檢測結果,幫助醫生快速、準確診斷疾病,抓住最佳診療時間,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充分滿足全省及周邊地區患者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

 

  檢測樣本量與日俱增,高質與高效需兼顧

 

  作為安徽省規模最大,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型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連續6年入圍中國最佳醫院百強,綜合實力位居省內首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醫院年門診量約305萬人次,年住院人次約13.2萬人次,年手術約4.9萬臺次。

 

  作為省“十一五”臨床醫學重點發展專科、“十三五”臨床醫學重點專科,省臨床檢驗技術公共服務平臺重點實驗室,省臨床檢驗診斷學實訓中心,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安徽),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每年處理的樣本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去年年檢測量達到了2.2億次,僅生化室平均每天需處理來自本院住院、門診和急診的樣本量約30萬次。

 

  “如此龐大的就診需求對醫院檢驗科所出具檢驗報告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醫院檢驗科主任徐元宏教授指出,“醫學檢驗主要通過對患者的血液、尿液或組織等樣本進行體外檢測,為疾病的篩查、診斷、治療監測、預后評估等提供可靠的依據,而準確、快速的檢測結果有助于臨床醫生制定有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給予患者更好的醫療護理和有效的疾病管理措施。這意味著,檢驗科所提供的每一份患者檢測報告,都將成為臨床診療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不管檢測樣本量多大,檢驗科所提供的檢驗結果都必須要做到高質與高效‘兼得’。”

 

醫院檢驗科主任徐元宏教授.jpg

醫院檢驗科主任徐元宏教授 

 

  “因此,我們致力于全面推動自動化在實驗室的應用以提高檢驗能力和檢驗服務水平。”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呂禮應教授補充道,“過去,檢驗科對樣本的處理,從分析前的簽收、預分類、送到檢驗組、標本錄入、離心、去蓋、 分杯,到檢查血清質量、上機檢測、結果審核,以及最終樣本歸檔保存等環節幾乎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繁瑣的人工操作流程延長了樣本周轉時間,無法確保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檢驗結果,對檢驗人員的生物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為進一步提升檢驗科在單位時間內處理大量樣本的能力,降低樣本交叉感染的風險,我們力求在整合資源、提升效率、減少差錯和優化流程等方面實現突破,而推動實驗室自動化建設是打破原有局限,實現高質高效檢測的關鍵。”

 

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呂禮應教授.jpg 

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呂禮應教授

 

  檢驗科自動化水平升級,檢測質量與效率雙提升

 

  徐元宏主任介紹道:“通過對我院的日均樣本量、每日最高峰時段樣本量、檢測高峰時間、檢測項目以及人員配置等綜合分析,我們引進了最能滿足我院實際需求,且符合ISO15189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羅氏診斷CCM實驗室自動化系統,并連接了8個生化檢測平臺,形成目前羅氏診斷在全國最高配置的生化流水線,同時結合智能IT系統,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實驗室全自動化管理。”

 

  “CCM實驗室自動化系統通過軌道將樣品前處理(識別,離心,開蓋,分杯,分類,樣品分配)以及分析儀器連接,減少了多個手工環節,使整體檢驗工作流程更規范、更科學、更高效,提高了實驗室整體的工作效率,極大地縮短了來自住院、門診和急診的樣本周轉時間,實現了更快的標本檢測速度和更好的檢測質量,完全滿足了醫院對于處理大量生化樣本和常規檢測的需求,保證患者能更早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從而盡快獲得臨床診斷。”呂禮應副主任補充道。

 

  此外,CCM實驗室自動化系統能提供超過200種檢測項目,包括逾45種常規生化檢測;逾55種特種蛋白、治療藥物監測、毒品檢測等項目;逾100種異相免疫檢測項目、腫瘤標志物、激素、心肌標志物、傳染病項目等,豐富的檢測菜單提高診斷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通過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樣本運行情況及位置信息的實時查看,把控樣本周轉時間、追蹤樣本狀態、自動負載平衡、持續質量監控,并能根據預設標準對檢測結果進行自動審核,對急診標本進行特殊處理,實現急診樣本智能化優先提示及危急值警示,節省了大量人力,為整個工作流程中各個環節的優化管理及監督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近年來,檢驗科每年定期參加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及安徽省臨床檢驗中心實驗室室間質評項目,成績優異,并且于2014年1月通過國家認可委員會ISO15189實驗室生化認可項目34項認證,這些充分保證了生化檢驗質量和質量管理。

 

 羅氏診斷中國總經理黃柏興教授.jpg

羅氏診斷中國總經理黃柏興教授

 

  羅氏診斷中國總經理黃柏興教授表示:“實驗室自動化建設是未來醫院實驗室發展的重要趨勢。作為中國及全球體外診斷的領導者,我們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醫院實驗室自動化發展與建設,未來我們將繼續為臨床和實驗室提供最好、最先進的實驗室解決方案、診斷產品與服務,為中國醫院的現代化建設發展以及中國醫療健康事業的進步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