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是兩個孩子的媽媽,90后關慧萍還是一名“線上剪輯師”。通過視頻剪輯和直播帶貨,她不僅為自己創造了就業機會,也為家庭帶來了實際收益。

    4月14日,“有家的地方有工作”——“眾小二”上線發布會在安徽合肥舉辦,國內內容電商的開拓者合肥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圍繞“有家的地方有工作”這一創新的數字化公益生態項目,在發布會上向社會各界展示了其在社會公益方面的戰略布局。
 
 
    三只羊網絡創始人之一,也是互聯網頭部達人“瘋狂小楊哥”IP作者張慶楊在發布會上分享了“有家的地方有工作”項目誕生的始末。

    “小時候父母外出務工,我和我哥就成了留守兒童,如何讓父母既能賺錢養家,又能陪伴在我們身邊,一度成為我們心底最深處的渴望。”張慶楊介紹,直到2020年,張慶楊遇到了與他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合伙人在互聯網靈活就業方面的實踐與他在公益方面的理念不謀而合,于是2021年3月三只羊網絡成立后,三人便將“有家的地方有工作”作為企業使命。
 
  
    “有一天,一個粉絲私信我說,能不能剪輯我的直播內容發到他自己的賬號上,我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就說你的直播內容很有意思,還有很多沒有看直播的人也想看,發了會有流量,有流量就可能會有收入。”張慶楊回憶,“后面我想了一下,既然內容被認可,還能幫助更多人有收入,那這個事情就可以做。”

    從兒時懵懂的心愿,到具體的落地執行,“有家的地方有工作”項目醞釀了近5年。
 
 
    發布會現場,三只羊網絡CEO杜剛具體闡述了“有家的地方有工作”作為企業核心項目在其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及社會價值。隨后,杜剛在發布會上宣布,由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APP“眾小二”正式上線各大應用商城,依托互聯網技術,三只羊網絡將以數字化的方式鏈接頭部內容創作者與海量線上剪輯師,未來5年,三只羊公司下的眾小二平臺將努力幫助4萬人平均年收入增長5萬元,以此來完成公司中期愿景。
 
 
    課程輔導、能力考評、在線答疑……“眾小二”APP搭建以“教學練測評”五步教學法為核心的數字化就業平臺。來自全國213個城市“小二郎”得以通過APP上原創的在線課程,對短視頻剪輯、自媒體運營、廣告侵權等互聯網知識技能進行更加專業化、系統化的學習。
 
 
    “我覺得我證明了自己,我雖然選擇做全職寶媽,但我沒有失去謀生的能力。”發布會現場,關慧萍以親身經歷分享自己產后抑郁、積蓄被騙、辭職養病、從零開始自學短視頻剪輯的真實經歷。來自安徽的“小胖哥”劉明義也表示:“這個項目讓我足不出戶就可以辦公,掙錢顧家兩不誤,一臺電腦相當于一個工作室。自己領導自己,這不僅是我的幸運,也是我家庭的幸運。”
 

 
 
 
    截至2022年底,已有超10000名求職者加入“有家的地方有工作”,總計獲得收入1.7億元,其中有臥床十年的高位截癱患者、產后抑郁癥的全職寶媽、疫情欠債百萬的窘迫父親、妻離子散的破產老板,更有瀕臨倒閉的中小企業。2023年,三只羊網絡預計通過“有家的地方有工作”項目解決20000人的就業問題。
 


 
    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當前,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被列在“六穩六保”之首。而電商、社交平臺、短視頻等互聯網平臺的興起,為全社會創造了大量靈活用工的需求。
 
 
 
    三只羊網絡從自身業務能力出發,將“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導向融入公益幫扶項目中,改變了傳統公益的模式和理念,用網絡科技凝聚力量,打造出“互聯網+公益”的全新生態模式,這種思路帶來的不僅是某種技術的應用,更是根植于自身業務的創新。
除“有家的地方有工作”項目之外,三只羊網絡仍持續通過慈善基金會,在“扶弱助殘、保護未成年人、孤寡老人助餐、宣傳公益事業”等方面進行活動。3月中旬,張慶楊、張開楊前往“口罩天使中途宿舍”新園區,再次探望白血病患兒,此前在抗疫救災、助農助困等各類公益活動中也能看到他們積極的身影。
 


 
    將“流量”轉化為“能量”,不僅需要探索更加靈活、多元的就業模式,還需要為靈活就業者提供“兜底”服務。三只羊網絡以互聯網靈活就業平臺,優化就業環境;以數字化公益生態項目,開展就業幫扶,有利于筑牢就業“蓄水池”,為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 許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