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聯榜樣說第74期|李付之:傾力燃旺“公益之火”,照亮愛心傳遞之路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人物簡介 ![]() 李付之,男,1975年生,漢族,籍貫臨泉。臨泉縣富豪珠寶有限公司、安徽穡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臨泉縣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總有一些人,他們不計回報,以自己的螢火之光,匯聚成一座愛心燈塔,照亮別人的世界。李付之,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團縣委的指導下,2017年4月25日臨泉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李付之被選為首任會長。他將廣大青年志愿者凝聚在一起,在公益之路上砥礪前行,帶給人無限感動和溫暖。 ![]() 回顧幾年來的公益活動歷程,李付之說,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之前,雖然“民間志愿者一直在活動。可是,沒有一個正式的組織,許多愛心人士有一種‘有勁無處使、有愛不敢灑’的感覺,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成立,讓我們從此有了自己的組織,大力開展社會服務,匯聚民間愛心,幫助弱勢群體,樹立青年榜樣,做好社會楷模。” 協會成立后,李付之帶領團隊建立領導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制定了一整套的工作和管理制度,讓協會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錢做事、有地方辦事,并積極開展黨團理論學習,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和要求,把準支援服務的正確方向。與此同時,李付之還帶領團隊定期對協會志愿者進行崗前培訓,介紹服務內容、服務要求和注意事項。 ![]() 公益是一道光,可以照進別人的心里。在李付之的帶領下,臨泉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廣大志愿者們多年來開展多種公益志愿活動,深入基層、農村,走近貧困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為他們送去慰問物資和殷殷關愛。與此同時,還響應黨團號召,緊跟時代步伐,配合有關部門參與脫貧攻堅、大型賽事、接您回家、人口普查等志愿服務活動。 ![]() 2018年扶貧幫困“結個窮親戚,當個好心人”等公益活動中,李付之帶領團隊積極響應,開展了一系列扶貧幫困活動:“協會像一根紅線,把社會上的愛心力量凝聚在一起,盡己所能,幫助他人。”2019年1月14日下午,臨泉縣泉河醫院收到了一個出車禍的女孩,醫院手術血液庫存告急,李付之在獲悉后第一時間讓副秘書長連夜擬帖發到群里,積極倡議志愿者帶頭獻血,踴躍獻血的志愿者和市民們竟多達數百人,次日頂著零下6度的低溫和凌冽的寒風,共有241人成功獻血,獻血總量達96000ml。此舉不僅及時保證了重傷少女手術用血,而且立即緩解了臨泉縣冬季醫療用血各種血型血源緊張的狀況。李付之積極帶頭,臨泉青年志愿者協會率先行動,自2019年12月1日鄭阜高鐵開通之日起,赴臨泉高鐵站進行常年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反響強烈。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臨泉高鐵志愿者9天服務達3萬人,高鐵站成為臨泉對外服務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2020年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齊心抗疫。李付之帶領志愿者團隊,積極投身到防疫阻擊戰中,并號召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李付之個人,還自費購買10000個口罩,捐款7000元用于抗疫。志愿者們赴臨泉高鐵站、鄉鎮村莊、城區、單位公區噴藥消毒;積極參與網格化管理,走進街道、社區、廣場,進行防疫宣傳,并提供測量體溫等志愿服務。隨著疫情進入膠著階段,志愿者們不顧寒冷,走進人流密集地段,設立工作點,嚴格限制人員通行。此外,志愿者們還積極捐助防疫物資,為一線“逆行者”提供免費送餐等服務。 ![]() 李付之在公益道路上默默奉獻,他曾想方設法讓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會旗登上南極,進行了展示。 短短幾年時間,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從創立之初50人,發展至今已經達到熱心會友2135人,經常參加活動的達400多人,并榮獲2017年阜陽市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安徽省“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優秀組織典型”等榮譽;此外,協會“帶上老人去旅行”志愿項目榮獲“安徽省第十一屆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獎”“阜陽市志愿服務優秀典型”。 ![]()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云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六安城市網 本期采編:黃山市民網 汪麗玉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