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人物簡介

韓鵬,男,江蘇鎮江人,安徽省青少年宮協會理事,淮南市青年委員,學領教育創辦人,安徽省青年榜樣說講席教師,全國多所重點高中客座教師(江蘇鎮江中學,大港中學,徐州七中,南京高淳中學,淮南二中,淮南一中等)。
 

角色轉變,不變的夢

對于韓鵬來說,之所以選擇從事教育行業,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家庭的熏陶,因為韓鵬家三代人都是從事教育行業,從小就耳濡目染。聽他說起他最大的啟蒙老師還是他的外婆呢,韓鵬口中的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語文教師。從幼時起,韓鵬就在她的影響下形成了每天記日記和整理語言文字的習慣,在語言和邏輯思維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對于后來的他從事教育行業有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從中科大畢業后,就直接投入到了教育事業,創辦了“新一代教育”。


詢問起韓老師創辦新一代教育是他最初的夢想嗎?韓老師的回答是斬釘截鐵的,語氣中透露著堅定:“創辦新一代教育肯定是我最初的夢想”。生在教育世家的韓鵬,很感激自己當年可以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指導。其實韓鵬在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啟蒙學習奧數了,跟著當地最好的數學老師,到五年級,又換了一位大學的老師,之后拿了小學組江蘇省奧數特等獎和高中時的數學競賽的二等獎,到后來高考數學考了149分如愿考上中國科大。韓鵬回想這一歷程,也更讓他意識到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就像當初自己上學的環境是很多同學不能比擬的,所以當他畢業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給更多的學生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可以和當初的自己一樣,在應對考試和個人學習方面有更多進步,不會為和心儀的大學擦肩而過而惱悔。


就這樣韓鵬順利成章的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這轉變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困難的,雖然有家學淵源的影響,但真正去做的時候,才發現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由于學生不同,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也都會存在差異化(有天賦很好,也有一般的),所以教育學生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成了最大的困難。但是韓鵬并沒有放棄,這也源于著他對教育有著深深的熱情,堅持邊摸索邊實踐,每天與學生們溝通,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積累著一點點小的事情,最會總結出來對于每一位不同的學生應該形成差異化分層教學。

少年強,則中國強


2018年7月3日,習近平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青年學子,一個國家的使命擔當,未來的支柱,而教育占據著這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的重要一環。韓鵬作為新一代教育的創始人,新一代教育的意義就是培養無數的新一代優秀青年,其實他本身也是一名講師,而韓鵬對教育的理解有他獨一套,他認為教育并不只是一門成績的快速提高,而應該是正統的,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去學習,夯實基礎,他在培訓的過程中就是這樣要求同學們的,他認為教育的初心就在于“育人”,一定不能急躁,現在確實有一些教育會浮躁一些,但是沉下心,就會發現學習其實是一件長期的事情,當然適度參加一些課外培訓的引導也是有必要的。


說到新一代教育和其他教育機構的差別時,韓鵬的回答是: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學習目標的制訂上面,新一代教育并不會過于追求快速的提高成績,因為基礎也很重要。由于韓鵬本身長期在外進行課外培訓和強化培訓,他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認為優秀的成果并不是一下子就取得的,必須在良好習慣的基礎下形成的,還有長期堅持和積累。只要找對方法,沉下心踏實學習,就可以取的不錯成果。

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宣言

韓鵬: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身體力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育事業中,希望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學子,盡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少年是國家之棟梁與民族的希望,我希望可以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奉獻出我的一份力量,實現我們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高考寄語

對于高考,大家還是比較緊張的,所以難免浮躁,但只要靜下心,堅持到最后,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不錯的結果。祝愿每一位考生都可以取得好的成績!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云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六安城市網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