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安徽省質量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部署推進16項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任務,建立推動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化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推動安徽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施意見》提出,加強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及環境保護強制性地方標準制定和實施,建立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報告制度;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強化新技術、新領域標準制定,增強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協調性;大力培育團體標準,推進團體標準良好行為評價和第三方評估;加強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實施,鼓勵企業參與企業標準排行榜;積極參與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鼓勵安徽企業在量子通信、語音技術、智能機器人等領域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促進我省優勢產業和創新技術向國際標準轉化,推進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

《實施意見》要求,實施“標準化+”行動,加強智能語音、智能家電、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業領域標準研制,健全工業產品及重點消費品質量安全標準和認證制度,加快機器人、智能設計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等9個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步伐,爭取籌建語音智能領域國家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搭建國家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創新轉化應用技術平臺;加快農業投入品、動植物疫病防控等標準制定,構建現代農(林)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加強鄉村治理、精準扶貧等領域標準制定,持續推進農(林)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建立現代農(林)業生產體系,全面提升農(林)業生產現代化、規;、標準化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家政、養老等現代服務業領域關鍵標準研制,繼續開展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加快電子政務、智慧城市、網絡安全、生態文明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實施意見》提出,創新標準化監督管理機制,在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中設立“標準化專項”,推進技術標準研發,建立完善標準化與知識產權的互動機制;優化標準立項審查評估,進一步壓減地方標準制修訂周期;積極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標準制定的監督和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加大對違反強制性標準行為的監督處罰力度;積極參與長三角標準合作,加快推進標準互認,探索建立區域一體化標準體系。

《實施意見》對深入開展新《標準化法》宣傳、建立標準化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各級財政統籌安排標準化工作經費等方面明確了保障措施。
責任編輯: 淝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