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9日,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綜合館舉辦。本次網絡安全博覽會設置了科創名城中國合肥展區,集中展現安徽省、合肥市網絡安全及信息化建設成果,全面展示合肥城市形象,系統呈現合肥市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產業發展歷程中,在政策環境、技術研發、產業生態、人才隊伍建設等重點領域取得成就。

 
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合肥主題展館全媒體記者張大崗攝

打造全國網絡安全產業地標

計劃通過3—5年,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建成網絡安全人才集聚、技術領先、產業興盛的“中國安全谷”……記者看到,合肥展區詳細介紹了合肥市網絡與信息安全產業、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情況等。

2021年8月,中央網信辦會同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開展試驗區建設工作,局部探索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新機制新模式。合肥高新區會同中國科大、新華三等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積極謀劃試驗區建設,成功獲得首批試驗區授牌。

觀眾在安恒信息了解網絡安全三防中心全媒體記者張正朋攝

據介紹,試驗區現有基礎實力雄厚。教育方面,合肥高新區及周邊擁有各類高校院所百余家,已形成覆蓋高等教育人才體系。技術方面,合肥高新區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合中國科大獲批工信部“網絡安全創新應用先進示范”。產業方面,合肥高新區已集聚國盾量子、新華三、安恒信息、高維數據等網絡安全企業百余家,2021年實現營收過百億元,形成“基礎安全層—安全產品服務層—行業應用層”的網絡安全產業鏈。

國盾量子參會的量子通訊設備(部分)全媒體記者張正朋攝

記者了解到,圍繞四部委對試驗區建設的總體要求,合肥市充分發揮現有優勢資源,聚焦我國網絡安全教育、技術和產業領域存在的痛點問題,以人才共育、技術共創和產業共建為抓手,提出具有合肥特色的解決方案,重點開展“構建校企聯合培養新機制,打造高等級研發機構新平臺,探索網絡安全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計劃通過3—5年,網絡安全綜合支撐力、產業聚集力、技術研發力、創新創業活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建成網絡安全人才集聚、技術領先、產業興盛的“中國安全谷”,打造全國網絡安全產業地標。

護佑智慧城市健康發展

智慧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網絡安全是重要根基。


如何保障數據安全,如何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智慧城市安全防護的智能化水平……這些智慧城市安全構建過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在城市關鍵基礎設施中已有體現。近年來,合肥市深入開展場景策劃和發掘,強化場景應用。

2020年,合肥燃氣集團與中國電信、國盾量子、中電信量子等多家單位合作,開展國內首個基于量子安全技術的NB-IoT物聯網燃氣表的研發和示范應用。目前,首批試掛的18塊量子安全物聯網燃氣表傳輸穩定可靠,在燃氣行業首次實現以量子安全技術構建云、管、端三個層面的安全防護體系。該應用還獲評2021年合肥市智慧城市十佳優秀應用案例。

國家電網展廳全媒體記者張正朋攝

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提供多層次可信、全方位感知的穩健保障能力。在配用電涉控業務防護、核心區域縱深防護、業務跨區域安全交互方面,統一安全策略,強化防護措施;建設安全芯片、可信計算、5G+量子加密等自主可控安全裝備,應用區塊鏈、數據分類分級管理等措施,保障客戶及合作伙伴的數據安全。同時,建立市、縣、所三級7X24小時網絡安全監測運行體系等,確保電網安全。

此外,供水也建立了主動監測、被動誘捕、智能分析、應急處置、追蹤溯源的網絡安全常態化防護體系,有力保障供水安全;熱電集團建立新型微模塊化機房,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延伸閱讀

互動區體驗區
“黑科技”提醒市民防范網絡陷阱

不法分子視頻聊天時變臉冒充他人行騙?密碼沒泄露,賬號卻被盜用?打開NFC居然可以隔空讀取個人信息?在場館內,專門設置的網絡安全互動體驗區,以集中設置互動體驗項目的方式,引導觀眾參與網絡安全知識現場互動學習,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意識和技能。

走進網絡安全互動體驗區,可以看到各種網絡安全科普知識。

“當今社會,很多信息都存儲在計算機里,這讓信息的刪、增、改、查變得非常方便,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傳遞給任何人。因此,保護好自己的秘密信息變得非常困難。”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開發出形形色色的“密碼技術”。對數據安全性越來越高的要求,促使人們對當前已有的加密算法進行不斷地改進和發展。

市民在網絡安全科普互動區體驗了解為何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以及掃描不明二維碼有哪些隱患。全媒體記者張正朋攝

數據統計,每年全球有19億條記錄被泄或被盜。近年來,我國在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量子密鑰分發是利用量子力學特性來保證通行安全性。在此基礎上,我國研發出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簡單地說,它是一種可以實現量子計算的機器,是一種通過量子力學規律以實現數學和邏輯運算,處理和儲存信息能力的系統。

在互動區,設置了多個觀眾可進行互動的項目。如二維碼詐騙體驗項目,該系統可以模擬黑客利用靜態二維碼,偽裝成商家,誘導用戶掃碼后,套取用戶的個人信息和密碼。通過互動,也在告訴參與者切勿掃描陌生二維碼,保護好個人信息。

記者注意到,現場一個“AI換臉系統”項目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參與者只需要提供一張照片,系統通過智能換臉,就可以看到一張有著原有照片臉部特征的全新面孔。該互動項目也提醒大家,要警惕AI換臉技術的相關詐騙。

網絡安全科普互動區的參展商展示“AI換臉體驗系統”,提醒大家提高安全意識,防范視頻詐騙。全媒體記者張正朋攝

此外,還有各種游戲互動。如“逃出網絡陷阱”,采用華容道游戲的形式,體驗者需要用最短的步驟,幫助小I逃離網絡沉迷等陷阱。密碼安全度測試游戲中,參與者可提供個人密碼強度檢測功能,輸入密碼后可檢測密碼安全程度,同時學習怎么設置安全度高的密碼。

安恒信息:
推出“三防解決方案”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在數字時代尤其如此。今年的網絡安全博覽會上,安恒信息帶來了“三防解決方案”,旨在提升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各類網絡威脅的防范能力。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在給人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其安全漏洞、數據泄露、網絡詐騙、勒索病毒等網絡安全威脅日益凸顯。如何提升大家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各類網絡威脅防范能力?此次,圍繞“網絡安全三防中心”,安恒信息面向政府、企業用戶提供防病毒、防勒索、防挖礦“三防解決方案”,同時也推出了面向個人用戶的三防解決方案,即防勒索、防釣魚、防詐騙,并在業界首推“防詐寶”電信詐騙預警提醒和阻攔服務。


觀眾體驗螞蟻集團反詐知識VR互動游戲全媒體記者代敏攝

“從廣大群眾的角度,防勒索、防釣魚、防詐騙是重中之重。”安恒信息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余楊告訴記者,尤其是電信網絡詐騙,安恒信息不僅通過大量科普來幫助大家防范詐騙,還依托工信部和公安部的電詐大數據研發出一款個人專業反電詐服務——反詐寶,幫助大家最大程度避免電信網絡詐騙。同時,對于政府機構和企業,防勒索、防挖礦、防病毒是當前最緊要的問題,“尤其是勒索軟件,往往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安恒信息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企業免受勒索軟件的攻擊,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平穩健康發展。”余楊說。

據了解,安恒信息還在網絡安全博覽會互動區開展汽車網絡安全互動體驗,以智能網聯汽車、行車記錄儀組成一個應用場景,通過行車記錄儀竊取、車內聲音竊聽、釣魚二維碼等黑科技破解演示,揭秘車聯網存在的安全風險,讓大眾能深刻了解生活中的網絡安全風險。

2021年,安恒信息人工智能安全總部落戶合肥,重點打造新一代網絡安全創新研究中心、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創新研究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學院和智慧合肥安全運營中心。同年,安恒信息還與安徽電信攜手共建物聯網安全創新中心。“近年來,合肥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上都取得了領先優勢,數字化發展速度逐步加快。”安恒信息有關負責人說,安恒信息將持續助力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建設、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等,為安徽、為合肥的數字化建設提供重要的安全支撐。

龍芯中科:
為國產安全設備打造“芯”防線

在本次網絡安全周博覽會上,龍芯中科和統信軟件進行了聯合展示。龍芯中科帶來了“自主指令系統+自主CPU核源代碼+自主芯片設計+軟件生態”開發的網絡安全硬件平臺等產品,全面覆蓋企業管理層、生產管理層、過程監控層、現場控制層的全流程,真正從底層保障網絡安全。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智能化設備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也在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領域逐步普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不少陷阱與隱患。在智能制造、交通、電力、能源等領域,工業核心控制設備起到指揮作用,芯片架構和操作系統則是工業核心控制設備“中樞神經”,一旦受制于人,國家安全將遭受極大威脅。實現工業大國轉向工業強國,工業設備的自主可控已成當務之急。


中國聯通展廳全媒體記者張正朋攝

據龍芯中科副總裁杜安利介紹,要實現制造強國戰略必須掌握自主核心技術,龍芯推出自主指令系統“龍架構”作為工業關鍵基礎設施的核心底座,打破國外巨頭的工業“壟斷”,與工業OS、工業關鍵軟件中間件、數據庫、各類工具軟件、行業軟件一起,構建中國獨立、自主、完整的工業軟、硬件生態體系。“網絡安全關乎國家安全,更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企業作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需承擔主體防護責任,公眾需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不斷強化網絡安全意識,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打牢國家網絡安全地基。”本報見習記者劉全超

開源網安:
致力于打造自主核心技術

此次參展,開源網安展示了基于自身十年研發沉淀的軟件供應鏈安全解決方案、網絡安全教育培訓解決方案等,向大家介紹了多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安全產品與工具。

據介紹,開源網安是國內軟件供應鏈安全解決方案的先行者,積極參與國家、行業相關標準制定。開源網安自誕生起便致力于打造自主核心技術,以捍衛中國軟件安全為使命。他們逐年推出多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產品(SAST、IAST、SCA、Fuzz、RASP、DevSecOps等),填補了國內軟件安全產品的空白,完成了自有產品矩陣的構建,更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

多年來,該公司積累了大量與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經驗,業務覆蓋政府、金融、能源、通信、汽車、物聯網等多元化場景,期間曾助力多家中國大型企業通過海外軟件安全標準的認證。他們屢獲國家權威認可,多次參與軟件安全國家標準制定。


觀眾在網絡安全周科普互動區了解網絡安全知識全媒體記者張正朋攝

其中,開源網安“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平臺”結合已有的網絡安全法、關基保護條例和正在制定的相關標準,內置了300多項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項目,80%實現自動化,已經在很多大型企業成功應用,并正在長沙、珠海、廈門等城市級場景推進試點,其中在合肥的試點已經取得良好示范效應。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