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治理87家農貿市場8000余起違規占道行為!合肥“還路于民”行動見成效!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在柴米油鹽里,寫好民生大文章。 讓人間煙火氣,凝聚文明新風尚。 農貿市場 不僅是城市的“菜籃子”, 更是反映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
如何讓市民“菜籃子”拎的更幸福,進出更通暢?自9月17日合肥市“還路于民”行動開展以來,城管部門深入開展農貿市場及周邊500米范圍小街巷專項整治工作,40天治理87家農貿市場及周邊街巷的8000余起違規占道行為,全力打通城市道路“腸梗阻”亂象,治愈城市管理“頑疾”。
暢通“菜籃子”進出路 “以前真不愿意跑到農貿市場附近來,路邊擺攤的都能放到馬路上,三分鐘的路程在這里起碼要走十幾分鐘。”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農貿市場環境整治是個大好事,不但方便買菜居民,對我們司機出行也是福音。” 針對紅光農貿市場周邊非機動車流量大的特點,瑤海區城管局在裕溪路北側、紅光農貿市場南門口等增設非機動車臨時停放點5處,并安排專人對違規停放的非機動車進行規范和勸離,打造規范有序的農貿市場周邊環境。
垃圾桶“洗澡”不間斷 市場周邊開展環衛“大掃除” 暢通農貿市場及周邊道路的同時,環境“凈化”必須同步跟上,要讓市民的“菜籃子”拎的干凈又安心。為此,城管部門進一步提升全市農貿市場及周邊街巷市容環境秩序,對農貿市場及周邊500米范圍小街巷全面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包河區城管局對轄區23家農貿市場及周邊道路實行全清洗作業,調派高壓沖洗車和灑水車進行清洗和沖刷,全力消除頑固油污。全面排查農貿市場及周邊垃圾桶、果皮箱等,對破損垃圾容器及時修理、更換;垃圾容器每日實施“一沖一洗”,確保容器外觀整潔干凈;嚴格實施“一天兩次”的清運頻次,杜絕垃圾滿溢。
清理城市“瘡疤” 依法拆除倚墻搭建216處
阜陽北路農貿市場鐵皮棚存在占道經營、私搭亂建、亂停亂放、衛生條件臟亂差等不文明現象,不僅有損城市“顏值”,在公共消防安全方面也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廬陽區城管局組織人員,對該農貿市場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的78個鐵皮攤棚及周邊違章建設進行集中專項拆除,共拆除約700平方米。 10月25日,新站城管隊員在藍天路進行路面巡查時,發現一家棋牌室私自搭建印有經營標語的立面廣告,經過上門協商,新站城管隊員立即聯系施工人員,協助拆除清理,還街面整潔樣貌。
秉著對倚墻搭建、亂設亭棚“發現一處、拆除一處”的原則,合肥城管部門對農貿市場及周邊街巷開展拉網式集中整治,依法拆除倚墻搭建216處,清理城市“瘡疤”,還原城市本來面貌。
40天治理87家農貿市場 8000余起違規占道行為 據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還路于民”行動于9月17日全面開展,此前在對全市農貿市場的專項督察中發現,部分農貿市場存在倚墻搭建、亂設亭棚、出店經營、流動攤點、占道停放車輛、亂晾曬、標牌占道等違規行為,這些違規行為擠占了大幅道路,造成市民交通受阻,也存在安全隱患。針對突出問題,城管部門開展集中整治。
責任編輯: 許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