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看,全市經濟穩步復蘇、穩中加快、穩中提質,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市統計局昨日公布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我市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知重負重、開拓奮進、攻堅克難,奮力在“兩個堅持”“兩個更大”中勇創佳績。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
前三季度
全市生產總值(GDP)達
7182.25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
同比增長2.7%
較上半年加快2.5個百分點

其中
一產181.07億元
與上年同期持平
二產2508.71億元
增長2.9%
三產4492.47億元
增長2.6%

一、穩增長——經濟恢復持續加速

金秋時節,在合肥三利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新開發的車載偏光片正在進行小批量量產,逐步提供給下游企業。“受疫情影響,非接觸式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加,偏光片需求量隨之提升。”公司總經理阮志毅說,得益于合肥新型顯示產業鏈齊全、供應鏈穩定的優勢,企業正在開啟新的增長點。

逆勢尋機,構建起合肥工業經濟的韌性。

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生產全力沖刺,實現增加值1487.36億元,同比增長4.4%,比上半年加快3.5個百分點。

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當月增速連續6個月快速增長,9月份增速達14.4%,創近23個月來新高。
 

蜀山區南崗鎮的合肥宏立至信汽車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在生產汽車座椅配件。記者張大崗 攝

經濟韌性,還體現在提速提質發展的服務業上。

據分析,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62.5%,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5.1%,同比提高9.6個百分點。

1-8月,全市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973.76億元,同比增長0.6%,實現“破零轉正”。其中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6.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8.9%。

二、強動能——優勢轉化效果明顯

9月10日上午,合肥科威爾電源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鳴鑼上市,成為我市今年第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創新是合肥最突出的城市氣質,今年以來,我市創新引領作用增強。

前三季度,全市吸納技術合同交易額131.48億元,輸出技術合同交易額114.64億元,同比增長60.1%,占全省總額的47.9%。全市登記科技成果1492項,同比增長15.2%,應用技術類成果1274項,實現產業化應用495項;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27戶,為去年全年總量的1.48倍。
 

無人機航拍的安徽創新館。記者張大崗 攝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合肥形成了“芯屏器合”“集終生智”的戰新產業布局。

前三季度,在長安、江汽等重點企業帶動下,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9%,創2017年以來新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比上半年加快6.1個百分點;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5.1%,創歷史新高。

合肥經開區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里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李長龍記者張大崗 攝

重點產業集聚發力的同時,在大項目的帶動下,投資穩步提速。

在明巢高速、合安高鐵、軌道交通、引江濟淮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帶動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3%,連續4個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3.1%,連續3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2%,比上半年加快4.7個百分點。

三、雙循環——內需外貿相得益彰

9月,合肥車市快速回暖,當月增長27.0%,創近三年來新高。前三季度全市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8%,同比加快12.1個百分點。在汽車消費明顯提振的帶動下,內需市場全面復蘇。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88.13億元,同比增長0.1%,增速實現負轉正。隨著網上購物、網上娛樂、在線影音等消費形式的興起,更多的消費企業“觸網”尋覓新機,全市限上商品網上零售額211.13億元,同比增長52.7%,連續7個月保持50%以上增長。
 
2020年10月25日,廬江縣電商扶貧助農網絡直播帶貨比賽現場,來自全縣18個直播達人正在同臺比武網絡直播帶貨。左學長記者張大崗 攝

9月24日上午,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標志著安徽自貿試驗區進入全面啟動建設階段。合肥片區按照“掛牌就運行、開門就開張”要求,立足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多個項目紛紛簽約落戶。

打造開放高地,合肥正奮力前行。

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273.7億美元,同比增長15.5%,高于全國、全省17.3和5.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64.9億美元,同比增長10.0%;進口108.8億美元,同比增長25.0%。中歐班列發運突破400列,超過2019年全年發運量。

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船只正在進港運送貨物。葉玉庭記者張大崗 攝

聚焦“雙循環”,合肥招大引強成果豐碩。

前三季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總量同比增長7.0%,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8.45億美元、同比增長4.1%。

蔚來中國總部、歐菲光光學光電產業園、泰禾卓海人工等重點項目相繼簽約落地……全市新簽約重點項目828個,其中重點產業鏈項目486個,占全市新簽約項目數的58.7%。


歐菲光光學光電產業園項目現場。

四、優環境——發展后勁不斷集聚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營商環境是核心競爭力,通過營商環境的“進”,才能帶動經濟運行的“穩”。9月1日,我市專項部署推進創優營商環境攻堅年行動,吹響“爭創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的號角。

更優營商環境的打造,吸引著更多企業主體落戶。

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6.54萬戶,月均增加1.84萬戶,實有市場主體總數109.42萬戶,同比增長14.3%。

其中9月份新增市場主體24154戶,同比增長17.9%,增速創年內新高。9月份,制造業PMI為52.9%,連續7個月位于擴張區間,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
 

隨著機器發出“砰”、“砰”的響聲,一臺臺高端集成灶正從合肥培恩電器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下線。劉明俊 杜剛 記者 宋炎駿 攝

今年以來,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的實施,助力企業效益逐步向好。前三季度,全市減免3392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各類房租租金12794.45萬元,5.14萬戶企業享受失業保險返還5.47億元,完成社保費降費107.1億元。

另外,金融保障持續增強,更好服務實體經濟。9月末,全市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7576.44億元,同比增長16.7%;制造業新增貸款331.76億元,同比增長27.3%。

五、惠民生——宜居宜業基礎更實

穩就業,是“六穩”的基石。今年以來,穩就業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18萬人,占全省20.1%,提前完成省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為3800戶小微企業發放新增崗位補貼2089.6萬元,為1004戶企業發放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2.92億元。

就業好,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前三季度,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24元,增長5.4%,比上半年加快1.3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5元,增長6.3%,加快1.7個百分點。

10月20日,合肥市廬江縣白湖鎮裴崗社區楊海銀家庭米面作坊里一派忙碌,村民們正在忙著加工、晾曬米面。左學長 記者張大崗 攝

財政收入為民生支出的增長提供強力保障,前三季度,財政收入1131.0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2.81億元。財政民生支出708.13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超八成,達85.1%。民生支出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4.0%,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3.2%。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市今年的綠色發展措施有力,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生態投資由一季度下降14.4%轉為增長15.3%。

全市PM2.5平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9%;

PM10平均濃度5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5%;

空氣質量優良率87.6%,同比上升20.1個百分點。

巢湖流域15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南淝河由劣Ⅴ類好轉為Ⅴ類,十五里河、派河水質為Ⅲ類,實現全面消劣。
 
俯瞰肥東縣八斗鎮南魯水庫周圍。高德升 記者郭如琦攝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