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計劃明年啟動南二環改造 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1所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11月26日,合肥市政府工作務虛會議上,合肥市城鄉建委等多家政府部門,總結了今年以來的工作進展,并就明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謀劃,當中透露出不少好消息。明年,合肥市計劃啟動南二環、郎溪路等快速化改造;計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1所、幼兒園37所;力爭實現中歐班列開行突破200列。 城鄉建委 成效篇截至10月底,在建公共停車場達13660個泊位 合肥市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底,全市新建、續建大建設工程951項,完成投資431.52億元,同比增長11.7%。今年以來,商合杭高鐵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合安高鐵建設全面展開;軌道交通加快推進,銅陵路高架北延工程等多個重點項目已放行通車;裕溪路高架東延等正加速推進。 截至10月底,在建公共停車場已達13660個泊位,已完工5140個泊位,全市已建成充電樁約3.5萬個。1-9月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3040.99億元,同比增長13.16%。市區供水服務面積達560平方公里,日供水保障能力增加至201萬立方米,全市總儲氣能力達2100萬方,天然氣儲氣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預計年內完成10萬戶農村衛生廁所建設、改造。 計劃篇啟動南二環、郎溪路等快速化改造 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計劃啟動南二環快速化改造、暢通二環(北環東段)、郎溪路快速化改造、長江東路改造、包公大道、四里河路、濱湖科學城配套路網等路橋項目,進一步推進充電樁、公共停車場建設,完善城市快速路網體系,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環境。 2019年,全年力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100億元,實現增加值780億元,完成稅收70億元,2019年,還將全力推進大官塘水廠、磨墩引水工程及六水廠污泥干化項目工程開工建設,開展四水廠遷建等重點工程的前期工作。 為了切實改善南淝河水質,2019年計劃開工南淝河下游排口污染控制工程等項目;加快望塘、塘西河、北澇圩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進度。另外,進一步減輕農村困難群眾的建房壓力,確保到2019年底4類重點對象應改盡改。 教育局 成效篇191所學校納入名校集團化辦學管理 今年以來,合肥市建成中小學24所、幼兒園47所,合肥四中投入使用,積極謀劃合肥六中、合肥九中遷址新建,加快推進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黃麓師范學校改擴建工程建設,全面鋪開美麗校園創建。目前,全市161所學校開展新優質學校創建,191所學校納入名校集團化辦學管理,422所學校參與城鄉結對合作。 今年以來,合肥市全面開展規范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專項行動,已經通報了5期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典型案例。設置53個市級專項集中培訓項目,遴選6個校(園)本培訓示范點,開展菜單式送教和集中培訓45場。6個縣(市)區被授予“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稱號。 計劃篇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1所、幼兒園37所 合肥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合肥市還將不斷加大教育資源供給。計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1所、幼兒園37所。加快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市特教中心北校區、黃麓師范等項目建設,啟動合肥六中、合肥九中新校區建設。多種形式試點“課后三點半”服務;力爭實現400所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 除了要繼續開展新優質學校創建,明年,合肥市還將打造城區學校教育集團發展共同體,實施城鎮學校托管鄉村薄弱學校。深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開展第三屆“廬州最美教師”評選,豐富“廬師風尚”欄目內容,嚴肅查處在職教師有償補課。 發改委 成效篇新合肥西站概念性設計方案確定 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10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1%;市“大新專”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91.4%。1~10月,全市戰新產業增加值增長18%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到71.79%。在抓實政策規劃編制方面,已完成人工智能產業實施意見初稿,完成通航產業規劃初稿,啟動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在科學中心建設方面,今年以來推動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肥濱湖新區)掛牌成立,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方案報至國務院,量子創新院全面建設;中科大高新園區、先進光源預研等啟動建設,聚變堆主機年內開工建設;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可研報告和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方案獲國家批復。 綜合交通體系方面,目前,新合肥西站概念性設計方案確定。合寧、合巢蕪、合安高速改擴建工程過半,滁淮高速計劃年內通車。啟動新橋機場二期,肥西官亭通航產業園開建,廬江通用機場啟動建設。 另外,在對外開放方面,北外德國中心(合肥)已正式掛牌。省級以上開發區優化整合方案獲省政府批復,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位居全省前列。美麗合肥建設,巢湖綜合治理3-6期項目穩步推進,累計投資約195億元。 計劃篇加快推進先進光源等研究設施預研 2019年,合肥市發改委將研究編制一批重大政策、規劃,啟動“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高標準推動合肥濱湖科學城建設,加快量子創新院、中科大高新園區建設,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加快聚變堆主機、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加快推進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等研究設施預研。 突出“三重一創”建設,發揮省市重大基地引領作用,研究出臺人工智能、光電、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支持政策,加快戰新產業發展。出臺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加快服務業集聚區(示范園區)建設。 此外,聚焦“大開放”,抓實綜合交通和開放合作。加快推進商合杭、合安高鐵項目,開工建設新合肥西站、合新高鐵;推動明巢高速、合六葉高速改擴建等開工建設;推進新橋機場二期、通用機場建設。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深入落實水清岸綠產業優合肥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環巢湖綜合治理3~6期項目;加快能源體系構建,編制熱電聯產規劃。另外,完成新一輪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修編。 經信委 成效篇前10個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 合肥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10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高于年度預期目標2.2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13.5%,其中技改投資增長27.9%,分別高于目標7.5和21.9個百分點。累計建成智能工廠57家,數字化車間495個。 今年以來,京東方10.5代線等標志性項目投產量產,還成功入選“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獲國務院通報激勵;獲批開展首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試點;榮獲“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優秀城市稱號。 計劃篇實施“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年”行動 明年,合肥市還將抓好骨干企業工業品外運、夏季用電、冬季用氣等要素保障,力爭年內新引進1萬名產業緊缺人才。加快推進第六代AMOLED生產線、長鑫12時存儲晶圓、通威2.3GW高效晶硅電池等重點項目建設;高起點、大規模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力爭實施300個技術改造、50戶對標診斷、40項機器換人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年,合肥市還將實施“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年”行動,制定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專項政策,集中實施一批制造方式升級、終端產品提檔的示范項目。持續性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力爭國家級綠色園區“零的突破”、省級以上綠色工廠超30戶。 農委 成效篇全市休閑農業接待游客2700萬人次 合肥市農委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合肥市組建市鄉村振興投資公司,推進首批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截至11月,全市納入“五個一批”項目儲備庫項目總數197個,計劃總投資865.23億元。1~11月份,新增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400家。全市休閑農業接待游客數量2700萬人次,經營收入26億元。 截至目前,2017年度70個中心村完成建設,2018年度89個中心村建設形象進度達到80%。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覆蓋率達78.8%。前三季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158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長9.3%。 計劃篇力爭打造100個休閑農業示范基地(點) 2019年,合肥市將大力推進三產深度融合,實施糧食綠色增效工程,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農產品加工向精深轉變,力爭農業招商引資突破100億元。突出農旅文融合,力爭打造100個休閑農業示范基地(點),100場休閑農業節慶,100條休閑農業精品路線。 此外,明年合肥市還將高標準推進蔬菜瓜果、畜禽生產標準化建設,計劃全市蔬菜瓜果面積達194萬畝,發展稻蝦面積達35萬畝,蔬菜瓜果農藥檢測合格率99%以,畜禽水產品檢測合格率達100%,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家。高標建成2018年度89個省、市級中心村;全面啟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 科技局 成效篇前三季度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29.3% 合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0658件,同比增長29.3%,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較去年年底增長4.65件,達26.25件。技術合同交易額65.55億元,同比增長20.4%。國家高企總數有望突破2000戶,預計凈增約400戶。 前三季度,全社會研發投入226.86億元,同比增長16.9%,占GDP比重達3.14%,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三位。強化科技支撐產業創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02戶,新增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3家。 計劃篇積極創建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2019年,將力爭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戶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5%以上。積極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 同時,還將加強新型協同創新平臺發展,積極推進中科大先研院市場化運作,加快清華公共安全院等研究院發展,推動安大綠研院、廣州能源所等項目建設,引進建設中國醫學科學院合肥比較醫學研究院。 水務局 成效篇已設置河(湖)長5502名 今年以來,重大水利項目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加快建設,完成投資8.48億元。災后水利水毀修復有序推進,列入省計劃的6個中小河流和27座小水庫加固工程全面開工建設。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加快實施,完成財政專項治理面積20.47萬畝。 今年,合肥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順利通過水利部和省政府的驗收。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80個。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還建立健全四級河長湖長體系,設置河(湖)長5502名。 計劃篇完成48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明年,合肥市將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夯實縣鄉兩級河長責任,全面實施“一河一策”,推進落實河長制六大任務。同時,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治理面積50.5萬畝,解決26.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同時,加快推進省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前期工作,確保2019年項目如期開工。推進2019年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任務,完成建設治理面積50.5萬畝,完成48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 商務局 成效篇新引進境外世界500強企業3家 1~10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40.89億元,同比增長9.6%。1~10月,全市(含省屬企業)實現進出口258.79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3.8、8.8個百分點;全市外貿依存度達到28.1%、比去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新引進境外世界500強企業3家,截至目前共有46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肥投資。截至10月底,全市各類網絡經營主體1.39萬戶。值得一提的是商業街區升級發展,其中,“疊街”被評為“中國特色商業街”,“七桂塘街區”等3條特色街被評為省級特色商業示范街。 計劃篇力爭實現中歐班列開行突破200列 2019年,全市將力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進出口總額增速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增長5%的目標。加快傳統商業轉型升級步伐,引進和培育一批電商、汽車等龍頭企業;力爭建成“互聯網+家政服務業”綜合信息網絡服務平臺。此外,合肥市還將緊抓開放平臺建設,力爭實現中歐班列開行突破200列;力爭開通新的國際國內航空貨運航線,加快建設“國際冷鮮港”;跟蹤服務在談和已簽約外資項目,推動瑞典宜家家具等相關項目簽約、落地和資金到位。 環保局 成效篇空氣質量繼續保持“雙降一升” 合肥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合肥市的環境質量趨好。一方面,空氣質量繼續保持“雙降一升”。截至11月19日,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1%、5.1%;優良天數比率為75.7%,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成效明顯,開展系列聯合督查、巡查,列入年度治理任務的1402個項目已完成1392個。 另外,水環境質量持續好轉。1~11月,全市地表水15個國考斷面全部達到考核要求,4條重污染河流已有3條消除劣V類,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質繼續100%達標。開展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實施以來相關單位支付5730萬元,獎補6735萬元。 在加強農村環境治理方面,今年90個建制村綜合整治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了81個。創建綠色社區47個、綠色家庭8個、綠色學校13個。今年前10個月,全市共實施環境行政行為案件數1219件,其中行政處罰546件,處罰金額3462萬元。 計劃篇探索建立河(湖)警長制 2019年,合肥市將緊盯第一輪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及“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鞏固提升已經完成任務,杜絕回潮反復。對剩下的整改任務,以及新一輪“回頭看”反饋問題,積極整改、長效落實。 同時,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從調整產業、土地、能源、運輸結構入手,從根本上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以整治超標排放為抓手,統籌開展油、路、車治理和機動車船污染防治,集中力量攻堅南淝河水質提升。 此外,還將探索建立河(湖)警長制;加大環保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創建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綠色餐廳等行動,推進綠色消費,提倡綠色居住,鼓勵綠色出行。建立健全環境問題有獎舉報機制,著力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