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島研制“脆稈水稻” 秸稈直接粉碎還田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在試驗地的水稻田里,收獲前秸青籽黃、植株挺立,只見收割機緩緩開過,秸稈立刻“粉身碎骨”,水稻秸稈還田不再是難題了!日前,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科學島”獲悉,這個水稻品種是科研人員為了解決秸稈還田難題,發掘出新的水稻脆稈基因,選育出來的水稻新品種“科輻粳7號”。
在試驗地的水稻田里,收獲前秸青籽黃、植株挺立,只見收割機緩緩開過,秸稈立刻“粉身碎骨”,水稻秸稈還田不再是難題了!日前,體記者從“科學島”獲悉,這個水稻品種是科研人員為了解決秸稈還田難題,發掘出新的水稻脆稈基因,選育出來的水稻新品種“科輻粳7號”。 水稻秸稈作為一種生物質資源,粉碎還田對于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水稻莖稈的纖維素含量較高,柔韌性強,秸稈不易粉碎且難降解。針對這一難題,中科院科技人員發掘水稻新的細胞壁合成基因,減少秸稈中纖維素含量、增加半纖維素含量,使秸稈由韌變脆。同時為了解決“脆而不倒”的問題,篩選到一種“后脆前不脆”的時間表達性材料,利用該基因育成秸稈直接還田的中粳稻新品種“科輻粳7號”。 目前,這個品種的脆稈特性通過了相關專家的鑒定,收獲時秸稈破碎率高,有助于秸稈直接還田。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