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看變化:農民工的“美麗蝶變”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從獲評全省首屆“最美農民工”,到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再到今年當選為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肥東縣“80后”農民工徐露平2015年加入工會組織后,短短幾年時間,工作和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前從沒有想過我也能登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領獎臺,能參與省總工會重大決策、為農民工兄弟和廣大工人服務。”徐露平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1996年,年僅16歲的徐露平輟學進城打工。因身材矮小,力氣不足,又沒有一技之長,他最初只能在建筑工地當一名小工。20多年前,很多農民工的工作環境都非常艱苦。徐露平和工友們住的是木板、竹籬笆搭起的工棚,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睡的是搖搖晃晃的上下鋪鐵架子床,翻個身都嘎吱嘎吱響,還沒有熱水洗澡;伙食上,常年難見一點葷腥,有時要一連吃好幾個月的白菜、土豆。
“苦點累點還能忍受,最怕的是被欠薪,辛苦一年拿不到血汗錢。”徐露平說,1997年,他打工收入近8000元,除了預支2000元基本生活費,其余的全被工頭卷跑了,“大過年的,我們幾十個被欠薪的農民工湊了路費找到工頭家里,發現人去屋空,只能自認倒霉。那時候,也不知道該向誰去求助討薪。”
徐露平1999年來到中鐵四局湖北孝感環水湖大橋建設工地打工,此后又投身中鐵四局杭州灣跨海特大橋、京滬高鐵等多個重大項目的建設工作,他邊打工、邊跟著老師傅們認真學習,對照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反復摸索,大膽創新,逐漸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
2015年,我省啟動“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徐露平成為工會的一名農民工會員,“入會后,我被中鐵四局工會選派到清華大學研修,還多次參加省總工會在黃山、六安、巢湖等地開展的技能的培訓和療休養活動。”如今,徐露平已成長為中鐵四局四公司的一名中層管理干部,擔任商合杭高鐵站前13標項目肥東制梁場副場長,他還組建了“徐露平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積極開展各項小改小革,為梁場節約生產成本360多萬元,3項技改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加入工會組織后,徐露平真切感受到農民工在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深刻變化。他工作的肥東制梁場現有400多名農民工,職工宿舍4人一間,有空調,有熱水器,每人一張1.5米寬的大床;宿舍區環境整潔美觀,配有綠化設施,還建有職工食堂、閱讀室、健身房和非盈利性的職工平價超市。各級工會組織經常深入項目工地,向一線農民工送法律、送培訓、送溫暖、送清涼……
“在我們制梁場,財務為每個農民工辦理了自己的銀行卡,工資全部按月足額打卡發放。”徐露平介紹,高溫天氣在戶外作業的農民工,除按規定享受每天10元的高溫津貼外,項目部還額外向他們提供每人每天15元的津貼,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半之間,禁止戶外施工。
·相關鏈接·
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為城市創造了財富,為改革開放增添了活力,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多年來,我省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農民工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職業技能不斷提高,工資收入穩步增加,參加社會保險人數繼續增長,勞動保障權益維護得到加強,享受基本公共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在農民工子女教育、住宿改善、衛生、落戶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
目前,全省農民工會員總數已達462萬人。預計到2020年,全省55%以上的農民工都將加入工會組織。去年,全省各級工會組織大力開展農民工學歷提升與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共培訓農民工38617人次。通過舉辦職工技術比武運動會和職工創新成果展示活動,全省200萬名農民工參加各類基層崗位練兵活動,45萬名職工農民工參加各類選拔賽,11萬名農民工參加了各類技能比賽決賽。省總工會先后開展兩屆“尋找最美農民工”活動,共評選出20名全省“最美農民工”。作為今年全省工會“兩節”送溫暖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在全省9市、52個縣區開展法律服務180場次,現場服務和網上宣傳服務農民工等職工群眾26萬余人,幫助農民工討薪6601人次。
國家統計局安徽省調查總隊的調查數據顯示,去年我省農民工總數1918.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415.4萬人,較上年增長2.6%;本地農民工502.6萬人,較上年增長0.8%。全省農民工收入水平繼續提高,其中農民工外出務工月均收入4123.8元,比上年增長8.3%;本地農民工月均收入3111.4元,比上年增長6.6%。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