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管執法行為規范下月實施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10月份開始,新的《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即將實施,為城管人員文明執法戴上“金箍”。近日,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各地城管執法部門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同時暢通群眾監督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根據新規,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實施執法時,應當出示行政執法證件,告知行政相對人權利和義務。調查取證時,城市管理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
執法人員應當依法實施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或查封場所設施、扣押財物。對先行登記保存或扣押的財物,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截留、損毀或者擅自處置。
在著裝上,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實施執法時,應當穿著統一的制式服裝,佩戴統一的標志標識。不得與便服混穿,不得披衣、敞懷、挽袖、卷褲腿。實施執法時,應當舉止端莊、姿態良好、行為得體。
為了解決粗暴執法的問題,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實施執法時,要做到先向行政相對人敬舉手禮,不得威脅、辱罵、毆打行政相對人。執法人員應當禮貌待人,語言文明規范,不得對行政相對人使用粗俗、歧視、訓斥、侮辱性語言。
省住建廳要求,今后要加強對《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采取“雙隨機”、明察暗訪等方式,及時發現并糾正各類不規范、不文明執法行為,對違反執法行為規范、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公開嚴肅處理。
今后,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應當采取設立舉報電話、信箱等方式,暢通群眾投訴舉報城市管理執法行為的渠道,主動接受法律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
需要注意的是,城管行為還會影響到一座城市的榮譽。按照規定,評選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執行本規范表現突出的城市。近兩年發生違反本規范行為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城市,不納入評選范圍。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