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限制養犬條例納入修法計劃 有望調研論證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這兩天,因為一條不牽狗繩的狗,杭州孕婦楊女士和網紅爭執致先兆早產的的事件,在網絡上發酵成為熱點。近年來,城市中犬的數量不斷增加,如今養寵物已是常見的事,然而養寵物在給生活帶來樂趣的同時,也造成了不少社會問題。 近日,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來到合肥市多個小區,就“應該如何文明養犬”進行了采訪。 探訪 文明養犬難在自覺 家住政務區的張女士養著一只泰迪犬“朵朵”,今年6歲。泰迪犬屬于小型犬,性情活潑,愛與人親近,攻擊性很低。但即便如此,張女士每次出門遛狗都會拴好狗繩,帶上收拾糞便的工具,盡到一名“鏟屎員”的職責。她也告訴家中老人小孩,無論誰出門遛狗,都需要牽好遛狗繩,帶上收拾糞便的工具。 “文明養犬難在自覺,即使有法規條例限制,但更重要的還是狗主人‘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自覺意識。”對于頻頻曝出的不文明養犬和惡犬傷人事件,張女士認為狗主人應負責任。“像杭州那個網紅事件就太缺乏責任和道德了!大多數真正愛狗的朋友們,應自覺做到栓狗繩、清糞便等分內之事。” 家住四里河附近的小汪比較怕狗,尤其是大型犬,“基本上看到我都會繞著走。”小汪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小區養狗的人有不少,曾經還發生過因為不拴牽引繩引發的糾紛。“希望市民遛狗時都給狗狗牽上繩子。對于怕狗的人來說,并不會覺得你家的狗是溫順的、不會咬人。”小汪說。 關于如何文明養犬,她認為,這不能僅僅依賴于狗主人的素質,相關部門還應當完善規章制度,社區應當從小處入手,如設立電梯“寵物提醒”功能,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達成“文明養犬”的目標。 ![]() 蜀山區文明養犬糞便處理取紙箱 妙招 安裝“寵物糞便處理取紙箱” 怎樣才能解決小區寵物糞便問題?合肥蜀山區三里庵街道二里街社區想出了這樣一個妙招:在轄區小區設立了“寵物糞便處理取紙箱”,箱內裝有裁好的舊報紙和垃圾袋,寵物主人可自行打開處理箱取用,便于遛寵物的業主隨時收集寵物糞便,解決狗狗們的“方便”問題。 萌趣可愛的“寵物糞便處理點”,箱子上用醒目的白色字體寫著“文明養狗糞便處理取紙點”幾個字,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在小區居民樓外墻上看到,箱內放有裁成A4紙大小的廢紙。此外,“寵物糞便處理箱”左右兩邊還標有“文明養犬從我做起”等宣傳標語。 去年夏天,“寵物糞便處理箱”就上崗了。據該小區住戶朱女士表示,她帶自己的愛犬散步經常會在“寵物糞便處理箱”取用廢紙。許女士對這個“便便箱”的設置很是贊許:“主人在遛狗時不注意衛生,放任小狗隨地解決糞便,會影響到大家共同的生活環境,現在有了這個箱子,隨時可以取紙清理狗狗的便便,非常方便,小區環境也好了。” 除此之外,合肥瑤海區文明辦將文明養犬納入對全區各住宅小區文明創建的考核,特別是加大了物業單位強化小區養犬管理的考核比重,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規范居民養犬行為,共建文明和諧小區。 合肥高新區成立了社區文明養犬勸導隊、設立文明養犬紅黑榜、開設文明養犬有獎隨手拍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市民了解文明養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進展 修改養犬條例納入今年修法計劃 作為地方性法規,合肥市現行的限制養犬條例已存在十多年,各方人士均認為,現行的養犬條例已不適應社會發展。早在2016年,合肥市文明辦就已牽頭公安等部門修改限制養犬條例。 合肥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法律制度也應當與時俱進,《合肥市限制養犬條例》很有修改的必要。 “要修改的東西太多了,例如限制養犬范圍,以二環來劃分顯然已經不合適了。”該負責人說,條例里很多內容都要細化和調整。比如過去對大型犬的定義主要體現在體型,但是有的犬只體型大卻很溫柔,而有的犬只體型小卻很兇猛,不能一概而論。“如今,推進城市文明養犬也有一定的難度,比如流浪犬傷人該如何處理、給所有的狗進行身份注冊需要一個過程等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 “而且,文明養犬各個部門都應該行動起來,應該加強公安、城管、畜牧、衛生、工商等部門的合作,多部門齊抓共管,各司其職。”據悉,目前《合肥市限制養犬條例》修改工作已列入2018年地方法規立法計劃建議項目,有望開始調研論證。“新的條例修訂將為規范、有序、文明養犬提供新的法律保障。”該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