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已成全國建筑產業化大軍的“領跑者”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今年合肥實際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全省第一。9月13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委獲悉,合肥已成為全國建筑產業化發展大軍中的領跑者。接下來,將重點解決人才、資金、構建、安裝等問題,并出臺涵蓋全建設過程質量安全監管的細則。
2014年,合肥市先后被列為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和安徽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2017年11月,又被住建部認定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成為全國建筑產業化發展大軍中的領跑者。
合肥市城鄉建委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合肥市先后引進和培育了一批產業化生產企業,全市建筑產業化構件年設計產能(PC)已達200萬立方米,可建設800萬平方米以上建筑工程。
與此同時,合肥市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各類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建設為切入點,推動建筑產業化項目試點示范。一方面,在公租房項目開展試點;同時向安置房項目延伸。另外,向公益性項目推進,并探索向商品房市場拓展。
今年,合肥市實際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國也位居前列。據調研,截至2018年8月底,全市在建裝配式建筑項目34個,建筑面積599.66萬平方米。今年1~8月,全市裝配式建筑竣工項目6個,建筑面積54.49萬平方米。
“打造一支過得硬的新型的產業技術隊伍,加強現場操作工人的培訓考核。”合肥市城鄉建委負責人表示,各單位要立即行動起來,先把骨干力量培養起來。
裝配式建筑的構建,都是在工廠里完成的半成品,半成品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建筑的質量。“構件合格是安裝的基礎,現場安裝則是質量的關鍵。”合肥市城鄉建委要求,保證每一個進場的構件質量可追溯,每一個構件安裝的質量可追溯,從而實現全過程質量可追溯。
下一步,合肥市相關部門將制定《進一步加快推進建筑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涵蓋裝配式建筑全建設過程質量安全監管的細則。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