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淮海大道片區城市設計確定 布局 “一心一環、兩街兩節點”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今年4月以來,新站高新區組織開展了多個重點地段的城市設計。從新站高新區管委會獲悉,淮海大道片區城市設計已基本敲定。未來,這里將打造新站高新區東部片區獨特的生活服務區,打造彰顯新合肥氣質的樣板展示區。
定位打造彰顯新合肥氣質的樣板展示區
此次設計的淮海大道片區,位于新站高新區高教服務片區核心單元,北至閘河路、南到學林路、西至大眾路、東到護城路,面積約1.5公頃。目前,片區北側臨近少荃湖城市綜合服務中心,西側臨近高教基地。周邊規劃有少荃湖公園、學林公園、店埠河生態廊道等景觀文化資源。
設計提出,要努力將該片區建設成為兼具顏值和魅力的場所,塑造優美適宜城市天際線,構建開放舒適的城市街景,創造共享共融的和諧城市場景,以此打造新站高新區東部片區獨特的生活服務區、高質量都市生活的先行示范區、彰顯新合肥氣質的樣板展示區。
布局“一心一環、兩街兩節點”生態緊湊空間
淮海大道片區用地類型主要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綠化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等。設計提出,將形成“一心一環、兩街兩節點”的生態緊湊型空間結構。
其中,“一心”指依托相城路和臨渙路交口周邊各類公益性設施(社區服務、公共衛生、文體教育等)和經營性功能(便民商業、靜態停車等)集聚,構建片區綜合服務中心。
“一環”即休閑活力環。由君山路、淮海大道、規劃支路以及南坪路圍合而成的,以休閑、商業、公共服務設施等相關功能組成的休閑活力環。
“兩街”即打造相城路、臨渙路兩條主題性商業街區,豐富片區商業氛圍,激活沿線商業活力。
而“兩節點”即結合地鐵站點、片區公園、居住節點等,打造兩大街坊式商業、景觀節點,分別是淮海大道與大眾路交口商業節點、淮海大道與規劃支路交口街坊中心節點。
開放打造1個鄰里中心,內建初中和小學
為打造形成尺度適宜的魅力城市空間,規劃提出在片區內構建街坊-睦鄰-社區三重城市組團。規劃中的合肥九中就位于片區的大眾路與淮海大道東南角。根據各項設施的服務半徑和服務人口情況,建設1個睦鄰中心(10分鐘生活圈)和2個街坊中心(5分鐘生活圈)。
睦鄰中心位于君山路與南坪路交口東北,既包括政府提供的公益性設施,也包括市場化設施。其中,公益性設施主要有1處初中(48班)、1處小學(48班)、1處社區文化活動站、1處社區服務站、1處菜市場、1處小型養老院、1處中型球類場地、1處鄰里公園;市場化設施包括社區衛生站及商業空間等。
此外,街坊中心分別位于會棚路與規劃支路交口以及淮海大道與規劃支路交口。每處街坊中心均包括公益性設施和市場化設施,其中:公益性設施主要有1處文化活動站、1處衛生服務站、1處小型球類場地、1處室外綜合健身場地、1處照料中心;市場化設施主要包括商業設施等。
多元打造體驗豐富的街道空間
設計明確,片區內規劃布置1處獨立的公交首末站,位于護城路與臨渙路交口西北角;結合新建學校、綜合公園等,建設多處獨立占地的公共停車場。片區道路主要包括生活性、交通性、景觀性以及綜合性等多種類型。
其中,生活性街道主要是相城路、臨渙路,以服務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務型商業、中小規模零售、餐飲等商業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為主。今后,這里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路權并重,機動車中速行駛,管理車速為40-50公里/小時,非機動車通行權較高。
同時,交通性道路有淮海大道、護城路、學林路、大眾路,這里機動車路權最高,車速為60-80公里/小時。此外,景觀性道路是君山路,這里濱水、景觀風貌特色突出,沿線設置集中成規模休閑活動設施的街道。
共享綜合公園、廊道公園、街坊公園一應俱全
開放空間是城市公共活動的聚集點。設計提出,在大眾路與南坪路交口東北角規劃1處綜合公園;在君山路東側,結合高壓走廊防護綠帶建1處廊道公園;在相城路與臨渙路交口東南角,建1處鄰里公園;以步行5分鐘距離為服務半徑建設3處街坊公園。
相城路與淮海大道交口,結合淮海大道地鐵站點建設集散廣場。值得一提的是,設計還提出,打造多處共享開放空間,主要包括規劃區內各類學校的圖書館、體育場館、各類訓練中心等文體設施;鼓勵在確保校園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