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各地主城區將加快形成“10分鐘如廁圈”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近日,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為了提升廣大居民生活品質,未來各地主城區將加快形成“10分鐘如廁圈”,公廁設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文明、方便、安全和節能,不追求奢華鋪張。
科學設計公廁不追求奢華鋪張
今后,全省將科學編制規劃。在對城鎮公廁的現狀、布點進行充分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數量變化趨勢,依據城鎮總體規劃,按照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科學編制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并將公廁數量、布局、男女廁位比例等指標納入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切實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
在新建和改建公廁時,嚴格按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要求,規范廁位尺寸,改善通風、采光條件。公廁設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文明、衛生、方便、安全、節能,堅持外觀色彩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不追求奢華鋪張。提高女性廁位比例,人流集中場所女性廁位和男性廁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公共場所一般為3:2。
鼓勵推行公廁“所長制”,切實加強學校、交通樞紐、商場、公園、廣場、景區等人口密集公共場所的廁所管理。明確公廁產權歸屬,倡導將適宜對外開放的城鎮公廁由城鎮環衛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探索以獎代補、以補促建等政策措施,引入社會專業力量實行一體化托管。
統一規范各類公廁標志方便識別
在不同場所的公廁,市民經常能看到廁所標識是五花八門。以后,全省將統一規范設置各類公廁標志,完善指引牌設計安裝,方便居民識別和尋找,做到標志統一、指示清晰、通俗易懂。
為了增設便民設施,安徽還將結合《全省城市公廁標準圖集》編制,積極提高城鎮公廁坐便器比例,配套安裝一定比例專用無障礙坐便器,關愛老幼、病人、孕婦、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如廁需求。
在專人看管的公廁內,配置便民服務箱、洗手液、應急衛生紙等,為居民提供相應的便民服務。探索專門配建方便老幼、殘疾人等使用的衛生間,完善盲道、輪椅坡道、扶手抓桿、兒童坐便器、低位洗手盆、嬰兒床翻板等人性化設施設備,為特需人士單獨或在他人陪護下使用。做好移動式公共廁所儲備,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