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計劃在周谷堆建“龍蝦交易中心” 助推小龍蝦“走出去”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8月29日,合肥市召開蝦稻一二三產業發展推進會。記者從現場獲悉,合肥著力推進蝦稻產業“3115”發展戰略,即通過三年時間,實現全市蝦稻綜合種養面積100萬畝以上,并打造華東地區較大的“中國合肥龍蝦交易中心”。
全市蝦稻種養總面積已超20萬畝
在推進會現場,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蝦稻綜合種養總面積已經突破20萬畝,較2017年增幅達到57%,發展勢頭迅猛。
目前,全市200畝以上規模基地500余個,千畝示范片24個,形成了長豐造甲、廬江泥河、巢湖烔煬、肥西山南4個萬畝示范區,其中國家級示范區1個,省級示范區3個。
“消費市場持續火爆。”合肥市農委主任夏倫平補充說,目前,合肥市城區品牌龍蝦餐飲店160余家,年消費龍蝦達8500噸。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各類龍蝦大排檔800余家。小龍蝦已經占領了從低端到高端的所有消費市場。多年來小龍蝦稱霸合肥夜市,被稱為夜宵界的網紅,“吃龍蝦、喝啤酒、談生意、交朋友”的餐飲文化理念深入民心。
計劃建立“龍蝦交易中心”
合肥龍蝦一路走來,取得了不少成績。在2007年、2017年兩次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復評為“中國淡水龍蝦之都”這一全國唯一殊榮,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不足,比如三產融合度不高。
夏倫平分析,龍蝦加工業仍是短板。目前,合肥市規模以上龍蝦加工企業僅3家,不能消化種養基地產出的小規格龍蝦,造成產能浪費;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合肥作為“全國龍蝦之都”,僅市區就有專業龍蝦餐飲企業近千家,但是餐飲企業和種養基地之間未建立較為完善的供銷體系,龍蝦產品還要通過層層中間環節交易,大大提升了產品成本;龍蝦市場體系建設滯后。合肥作為全省龍蝦主產區之一,目前尚未建立區域性大型龍蝦綜合交易中心,規模養殖基地的龍蝦要進入南京、武漢等地交易市場進行交易,增加了生產成本。
據悉,為了彌補市場體系建設滯后短板,合肥計劃在周谷堆市場建立“中國合肥龍蝦交易中心”,打造華東地區較大的、具有影響力的龍蝦交易中心。
著力推進“3115”發展戰略
下一步,合肥將圍繞“生態為先、蝦稻共作、優質高效、實現共享”的目標,著力推進蝦稻產業“3115”發展戰略。即通過三年時間,到2021年,實現全市蝦稻綜合種養面積100萬畝以上,一產產值(龍蝦、稻米)100億元以上,一二三產總產值500億元以上。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助力稻蝦種養產業升級。”在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方面,長豐縣相關負責人也透露了該縣的下一步規劃。圍繞“規模做加法、效益做乘法”,讓小龍蝦產業鏈從傳統的養殖、捕撈、販運、燒制,逐步拓展到以小龍蝦副產品制作為主的加工業,以調料、小龍蝦運輸為主的物流業,以小龍蝦垂釣、體驗為主的鄉村旅游產業等。圍繞小龍蝦主題打造旅游景區,讓優良生態、青山綠水與優質美味的小龍蝦相得益彰,讓品龍蝦、賞山水成為旅游新常態。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