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廠上建設光伏發電,不僅實現空間資源的綜合有效利用,還能給污水處理廠提供電源。日前,位于合肥市銅陵南路的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成為全國單體規模最大,同時也是安徽省首家建成投產的污水處理廠光伏項目,該項目的建成能給污水處理廠每年節省70余萬元的電費。

 

  據介紹,該項目通過在污水處理廠的氧化溝和沉淀池上方空間布排光伏組件,實現空間資源的綜合有效利用。同時,對氧化溝和沉淀池進行了有效封閉,周邊居民看到的不再是污水處理的場景,而是一排排整齊排列、源源不斷提供清潔綠色能源的光伏組件,遵循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也解決了困擾已久的環境保護問題。

 

  項目占用空間面積約11萬平方米,每年可提供約1200萬度綠色清潔電能,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3936噸,減排二氧化碳11965噸,降低碳粉塵排放3264噸。

 

  所發電能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其中90%以上可被污水處理廠就地消納。王小郢污水處理廠因享受電價優惠政策,每年可節省電費支出70萬元以上。

 

  在源源不斷的輸送“綠色”電力的同時,有效的實現了土地及空間資源的二次開發利用。同時光伏板對污水池的遮擋,能有效抑制池內水體藻類生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及水質。

 

  項目建成后,成為國內迄今為止并網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均十分顯著。下一步,合肥將繼續在其它污水處理廠上建設光伏發電。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