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今年大建設計劃的長江東路改造,備受市民關注。近日,合肥市城鄉建委市政處相關負責人向江淮晨報記者獨家解讀了長江東路改造項目的設計思路。除了水泥路面要“變臉”瀝青路面,下穿淮南鐵路線框架橋計劃拆除重建,沿線還將建5座人行天橋、一個地下通道。

 

  計劃

 

  滁州路~二十埠河橋西改造約6.1公里

 

  長江東路建設日期較早,兩側建筑密集,由于早期工程設計標準偏低,路面結構厚度偏薄,現狀道路由于使用年限較久,路面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

 

  此外,軌道交通2號線通車以來,恢復路面已出現路面不平和橫向裂縫等問題,且目前管線需求與原敷設管線發生變化,需重新敷設管線,對恢復路基路面結構層將形成破壞。

 

  近年來,普通市民和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于長江東路改造的呼吁越發強烈。今年,合肥市將長江東路改造項目列入了2018年大建設計劃。本次設計的長江東路位于瑤海區,是連接合肥市主城區與肥東縣間重要交通要道。

 

  此次改造起點滁州路,終點二十埠河橋西,東接合店路,全長約6.1公里。沿線分別與明光路、淮南線、東一環、銅陵路、東二環、郎溪路、廣德路等26條道路相交,其中淮南線、花沖路、泗州路、  柳蔭塘路、采石路、和縣路、雨山路、廣德路為規劃道路,其余交口為現狀交口。軌道交通2號線在本段長江東路共有6個站點。

 

  設計自西向東道路速度逐級提高

 

  在道路斷面設計方面,此次也會優化。其中,滁州路~東一環路段:設計寬度為37米,主車道雙向六車道,兩邊均設置3米寬的非機動車道、5米寬的人行道。東一環~郎溪路段:車道設置沒有變化,但設計寬度為45米,設置中央分隔帶,兩側設機非分隔帶。郎溪路~二十埠河橋西段,設計寬度50米,南側主車道3條,一條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合車道,北側主車道四車道。

 

  除了路面從水泥路面改造為瀝青路面之外,根據本次改造道路不同路段所在區域不同,其服務對象、功能定位不同,設計考慮自西向東,自老城區向外逐級放大模式,長江東路改造段的道路設計速度逐級提高。根據目前的考慮,改造完成后,東一環以西的長江東路設計速度40公里/小時;東一環~郎溪路50公里/小時;郎溪路以東60公里/小時。

 

  節點一:長江東路與滁州路交口商之都段擬調整為由東向西單行

 

  長江東路與滁州路交口目前因與壽春東路接頭,為五岔交口,改造后仍為燈控平交。

 

  改造考慮將古井假日酒店與商之都之間的現狀西向東單行道交通組織,調整為東向西單行。由現狀“2進”調整為“2出”;交口東、西側由現狀“2進2出”,改造為“4進3出”。同時,將滁州路方向,南北兩進口道均拓寬一條車道,改造為“3進2出”。

 

  節點二:長江東路與淮南線交口下穿淮南鐵路線框架橋拆除重建

 

  鑒于現狀下穿淮南鐵路線框架橋已經不能滿足改造后長江東路通行需求,且該段下穿道路在暴雨季節排水不暢的現象較嚴重。此次計劃拆除原下穿箱涵予以新建。

 

  現狀下穿箱涵為5孔,車行道為雙向4車道,機動車道凈空4.0米,非機動車道凈空2.6米。改造時,采用雙孔布置,路段拓寬至雙6,明光路交口“4進3出”,東一環交口“6進4出”。

 

  節點三:長江東路與東一環交口新建一座四邊形人行天橋

 

  東一環路基本保持現狀,主線雙向4車道下穿長江東路。改造時,考慮將地面平交口北側出口道增加一條車道,緩解此出口道交通壓力,交口東西向均為“5進4出”。軌道2號線三里街站位于交口西側。現狀交口快慢交通流量均較大,且混行情況嚴重,新建過街天橋,將人行從地面分離,保證人行過街安全。

 

  本次長江東路改造在交口處新建人行過街天橋一座,主橋四邊形四個角點處設置延伸段,為長方形通道。此外,天長路與來安路之間、土山路與旌德路之間、漕沖路與史城路之間、雨山路東側也計劃建設人行天橋。

 

  節點四:長江東路與銅陵路交口建地下通道與地鐵站出入口接駁

 

  根據項目方案審查會意見,長江東路與銅陵路交口交通組織采用“5進4出”,交口處港灣采用一體化設計。2號線東五里井站位于銅陵路東側,為便于銅陵路西側人行進出地鐵站,此次將建設一條連接銅陵路西側的人行過街通道。

 

  銅陵路過街地道工程采用“一”形布置,共設2個地面出入口,其中東側設置地下通道與2號線東五里井站的3號出入口接駁,1號出入口位于道路交叉口東南角,由中翔新東城商業出入口改造而成,作為過街地道1號出入口;2號出入口位于道路交叉口西南角,合肥五中圍墻外。過街地道主通道沿長江東路方向偏南側敷設,總長約100米。

 

  節點五:長江東路與東二環交口將東西向改造為“6進4出”

 

  東二環路(當涂路)交口為燈控平交,東二環路改造時已改建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本次長江東路改造,將東西向改造為“6進4出”,交口處公交港灣與出口道聯合設置。軌道2號線東七里站跨此交口,向北與規劃軌道4號線換乘,行人可通過換乘站進行過街。

 

  節點六: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

 

  郎溪路規劃為城市快速路(新東二環路)。郎溪路主線高架跨越長江東路,此次設計考慮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采用“5進4出”的交通組織方式,港灣采用一體化設計。

 

  綠化打造層次分明、色彩明快的中央綠化帶景觀

 

  綠化

 

  打造層次分明、色彩明快的中央綠化帶景觀

 

  本次設計的長江東路現狀綠化以行道樹國槐、高干女貞為主,長勢參差不齊,多有偏冠、斷頭等現象。現狀機非分隔帶中以柏類色塊搭配落葉花灌木為主,稍顯單一。考慮到長江東路兩側多為住宅、商業門面和學校,人流量較大,綠化設計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設計提出,改造全線的機非分隔帶內綠化,采用“草坪+花灌木”形式,打造精致優美、通透大氣的綠帶景觀。在道路交口機非分隔帶島頭處種植時令花卉,并設置饅頭形微地形,后側搭配造型植物,打造視覺焦點。道路中央分隔帶上計劃栽植一排常綠喬木香樟,下層采用“條形色塊+時令花卉”形式,打造層次分明、色彩明快的中央綠化帶景觀。

 

  人行道綠化方面,設計考慮將現狀高干女貞全部移除,國槐可保留者均考慮保留,在行道樹缺失處補植國槐。另外,在人流密集處靠帶狀樹池,設置整石坐凳以方便行人休息。

 

  配套將設置一些現代化、人性化的公共設施

 

  為了給市民出行和觀景、休閑活動提供更舒適方便、具有趣味性的服務,此次改造考慮設置一些現代化、人性化的道路公共設施。其中,實用性小品包括公共廁所、電話亭、飲水機、貨亭、報亭、時鐘、郵筒等。

 

  由于具有良好的實用性,一般考慮設置在人流比較集中的地點。而作為道路的一部分景觀,設計一定的景觀藝術小品能很大程度地提高道路景觀的藝術性和檔次。同時,其藝術性直接體現長江東路的文化面貌,成為標志性的景觀元素。

 

  意義承載著將城市繁華向東延伸的重要意義

 

  “長江東路改造意義非凡。”合肥市城鄉建委市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江東路改造將與長江中路、長江西路改造的標準一致。下一步,瑤海區還將結合道路改造,啟動道路沿線的綜合改造工作,并借鑒先發城市類似項目的成功經驗,突出城區文化廣場及中心公園建設,將長江東路打造為精品道路。

 

  目前,長江東路是連接合肥老城區至肥東縣城的重要通道之一,作為“安徽第一路——長江路”的東段組成部分,承載著將城市繁華向東延伸的重要意義。改造直接影響東部城區的發展。因此本項目的建設,順應了區域交通發展,是實現交通發展戰略、總體規劃目標以及提升城市骨架路網的需要,對增強合肥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此外,通過對長江東路沿線景觀的設置,不但能增加城市綠化、優化道路駕駛環境,且開啟了一個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社會富裕的現代化大都市窗口。通過“人、環境、交通”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改善原有道路兩側的景觀面貌,同時提升沿線地塊的使用價值,為合肥市城市發展開拓新空間。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