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感冒靈”“999皮炎平”這些名稱對于市民來說是耳熟能詳。“999”組合在一起,并不是一組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商標。我省有企業生產銷售了含有“三九”字樣的產品,雖然這與“999”存在一定差別,但是這些企業也因此惹上了麻煩。近日,安徽省高院二審認定,這些想打擦邊球的企業被判侵權,賠償相應損失。

  [取證]藥店銷售含“三九”字樣產品

  據了解,2001年2月,深圳南方制藥廠經商標局核準注冊“三九”商標。2009年8月,該商標核準轉讓給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該商標注冊人名義變更為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潤三九公司)。同樣,華潤三九公司還成為相應“999”“999三九醫藥”商標的商標注冊人。其中,“999”注冊商標于2013年被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華潤三九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對“三九”“999”品牌進行了大量廣告推廣和宣傳,產品被廣大市民熟知。華潤三九公司也獲得了一系列殊榮,“999感冒靈”“999皮炎平”“999正天丸”等產品獲得了較好口碑。

  然而,在經營過程中,華潤三九公司發現,在合肥有藥店銷售的產品中,竟然也含有“三九”的字樣。華潤三九公司的代理人,來到位于合肥市一門頭標有“新亞大藥房”字樣的藥店,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藥店內購買了包裝盒上印有“三九帝藥維喜泡泡維生素C泡騰片”字樣的物品一盒,進行取證。

  [判決]侵權藥企賠償華潤三九8萬元

  對于該“泡騰片”的由來,經調查得知,該產品在名稱的正上方標注有“三九帝藥”,背面標注生產企業為鄭州博凱醫藥保健品有限公司(下稱鄭州博凱公司),總經銷是合肥中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肥中傲公司),該產品為保健食品。

  華潤三九公司認為,鄭州博凱公司、合肥中傲公司以及合肥新亞藥房有限公司生產或銷售含有“三九”字樣的產品,構成侵權,因此,起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賠償損失。

  近日,安徽省高院二審認為,“三九帝藥”標識與“三九”商標構成相似。“三九帝藥”標識與華潤三九公司注冊的“999”商標和“999三九醫藥”商標相比,雖然文字結構不同,但普通消費者通常將“999”讀為“三九”,容易與華潤三九公司的系列產品產生混淆和誤認,因此,應當認定屬侵權。

  據此,二審判決,鄭州博凱公司、合肥中傲公司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產品;合肥新亞藥房有限公司停止銷售侵權產品;鄭州博凱公司、合肥中傲公司共同賠償華潤三九公司8萬元。

  [另案]保健品店因類似情況被判侵權

  華潤三九公司還發現安徽太和縣一標有“正大保健”字樣的門店,也在銷售標有“三九”字樣的產品。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安徽太和縣正大保健品經營部,銷售包裝盒上印有“三九保健腎寶杜仲雄花片”等字樣的物品。

  該產品外包裝盒右上角標有藍底“三九保健”文字,正中間標有紅底的“三九”文字。外包裝盒背面標注生產企業“安徽深大藥業有限公司”,該產品為食品。安徽省高院審理判決,安徽深大藥業有限公司停止生產、銷售侵權的產品;太和縣正大保健品經營部停止銷售侵權產品;深大公司賠償10萬元;正大經營部賠償2萬元。實習生陳莉真衛梅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張劍/文歐愷/圖

  為啥構成侵權

  “三九帝藥”標識與華潤三九公司注冊的“999”商標和“999三九醫藥”商標相比,雖然文字結構不同,但普通消費者通常將“999”讀為“三九”,容易將標注有“三九帝藥”標識的產品誤認為是華潤三九公司的系列產品,產生混淆和誤認。因此,應當認定“三九帝藥”與“999”等三個商標構成相似,屬侵權。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