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蜀山區“321”空間發展戰略,包括三里庵等街道在內將發展高端服務業,建設成為現代化中心城區。三里庵的未來在于國際化,并將以此為契機撬動整個區域的國際化。為展示三里庵率先引領升級變革,今天起本報將推出系列報道“城市坐標三里庵——聚焦三里庵國際商圈”。

  承載發展之重,城市坐標三里庵將率先引領合肥中心商圈的升級變革。“國際化”戰略已經確定。與世界對標,打造具有國際范的三里庵國際商圈。在現代與歷史中,三里庵將快速向前,成為合肥商圈創新發展策源地,見證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新成就。

  歷史:十四年崢嶸成就一代商圈

  對于合肥而言,三里庵商圈可謂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一個傳奇的地標,它既有老炮兒般的逆襲,也有著充滿爭議的神話。

  上世紀50年代,合肥市政府要規劃建立稻香樓賓館,所以當時稻香樓附近的居民之中,有30來戶就近搬來了三里庵,組成了并不熱鬧的第一代三里庵“移民”。

  2004年,國購廣場正式開業,成為三里庵商圈的“拓荒者”。

  作為第一代城市商業綜合體,這個體量達10萬平方米的全新購物中心一經亮相,立刻轟動。伴隨著國購廣場的開業,家樂福、宏圖三胞等大型品牌也陸續進駐。其中,世界500強家樂福在開業當日就創下了世界第一,即當日客流量全球第一,在業界被稱為不可復制的奇跡。

  2012年,之心城購物中心正式開業,這家集商務辦公、購物、餐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再度將三里庵商圈推向巔峰。

  十四年崢嶸,如今以上述兩大綜合體為龍頭的三里庵商圈已經形成,商賈云集,日均人流量達到20萬人次。家樂福、之心城、官亭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古老的三里庵越來越時尚。它依托長江路和暢通一環,東接四牌樓商圈,南通南七商圈,西連高新區,交通四通八達,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大IP:成輻射全省的“超級商圈”

  每座城市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經典商業記憶。在北京,它叫王府井;在杭州,是被喚作“小北門”的武林廣場;在成都,“春熙路”無可替代。于合肥而言,“三里庵”的記憶無法抹去,經典無法重建。

  回顧當年,三里庵第一、二代的居民都是上個世紀50和80年代因為拆遷和大建設而到來的。合肥作家六六的小說《王貴與安娜》中,有這樣一場戲:安娜留紙條,讓王貴下班后去三孝口接她和二多子,而王貴錯把三孝口看成三里庵,被罵了一頓委屈得想哭。

  這體現出三里庵在合肥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共識”。三里庵身后,是洗凈鉛華的徽商印記;三里庵身前,則是整個區域噴薄的商業潛力。

  2016年,安徽省政府集中遷址濱湖。在歷經數次城市發展規劃和巢湖行政規劃變更后,城市布局已煥然一新;隨著區域商圈的不斷冒頭,城市商業副中心的輻射范圍正不斷擴大,老商圈的昔日輝煌漸漸遠去。以三里庵、三孝口和四牌樓為端點,以長江路為軸線的安徽第一街的核心路段,罕見地陷入了政商兩端的“靜默期”。

  然而,在加入長三角城市群之后,合肥當前立足于城市組團的商圈結構卻亟待升級。盡管商圈組團愈發密集,但合肥尚無可以擁有全省輻射力乃至區域影響力的“超級商圈”。

  搶占“超級商圈”,最有希望殺出重圍的當然包括“三里庵”這個重量級的大IP。在過去的十五年里,三里庵早已成為合肥人的購物天堂,甚至幻化為整個合肥商業的一個符號。

  2018年,已經成為合肥商業肱骨的三里庵,在十年繁榮后再度站在十字路口。升級成為能夠輻射全省的“超級商圈”——這是三里庵無法逃避的責任。

  國際化:打造一體化發展生態系統

  三里庵謀劃的是一盤“國際化”的大棋。

  風起青萍之末,浪涌微瀾之間。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為己任的合肥,以創新引領,在高質量發展中跨越趕超,成為安徽乃至全國創新發展的策源地。

  與此同時,魅力蜀山,首創之區,正奮力建設一流現代化城區,全力以赴開創現代化國際都市區核心區建設新局面。按照蜀山區“321”空間發展戰略,包括三里庵、琥珀等街道在內將發展高端服務業,建設成為現代化中心城區。

  三里庵的未來在于國際化,三里庵國際商圈在這一機遇中,將大有可為。“三里庵商圈的國際化,將不只是表,更將觸及里。”合肥蜀山區相關人士表示:“我們要在三里庵打造的是一整套‘國際化’的生態系統。”

  “國際化”成為三里庵的使命,并將以此為契機撬動整個區域的國際化。

  這可能是一個最適合三里庵的選擇。眾所周知,三里庵轄區內“四多四發達”,高等院校多,醫療單位多,高檔接待性賓館多,大單位多;商貿業發達,金融保險業發達,交通發達,電子通訊業發達。宜商、宜居、宜業,轄區聚集大量商貿、金融、電子知名企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具備完善的現代化配套和良好生態環境,是蜀山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核心區域,也是合肥未來重點發展的十大商圈之一。

  “因此,它(三里庵)的城市國際化、產業國際化、金融國際化、商業國際化將同步進行,并形成聯動。”上述人士稱。

  一個國際化的生態系統一旦形成,將吸引優質資本、名企、人才在此匯聚,帶動三里庵區域產業創新、經濟發展;提升蜀山發展形象。與此同時,這里將成為城市發展新標桿和資本聚集新高地。

  “我們希望三里庵能有獨特的氣質與品位,成為比肩南京新街口、北京西單、成都春熙路等地的合肥‘新街口’,同時具有國際范、現代化、時尚氣質的合肥三里庵國際商圈可以與蜀山區乃至合肥市的發展同頻共振。”

  組團發展:區域內將接連引入大項目

  2017年9月,三里庵臨時人行天橋將完成使命,拆除作業在晚上進行,人們紛紛前來,做最后的告別。

  與此同時,西至南崗站,東至三十埠站,貫通合肥中心城區、老城區、高新區以及科學城,線路長約27.76公里的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正在加緊施工,三里庵進入地鐵時代。

  在“地鐵時代”,三里庵將完成“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回歸。地鐵完成對于人流的重新分配,這也同時預示整個城市的商業資源的重新分配。

  2018年,三里庵的“國際化”進程已經提上日程。記者獲悉,蜀山區已經為三里庵國際商圈未來區域升級、高質發展及核心競爭力提升設計了四大提升。

  上述人士透露:“接著,我們還將在該區域接連引入大項目,在突出發展新國購、之心城核心板塊的同時,兼顧發展安徽國際金融中心、匯金大廈板塊,并對金績交口、安大龍河校區的項目做好規劃,由點及面,形成組團發展的態勢。”

  在此基礎上,三里庵將開啟產業聚集的國際化,通過引進總部經濟、直營店、旗艦店等業態,目標聚焦在金融、大健康、通信產業的集聚;最后,區域價值的增長將帶動城市環境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這是一套“國際化”的組合拳。未來的三里庵將與世界對標,成為蜀山以及合肥商圈創新發展策源地和嶄新名片。

  “不論是哪個方面看,三里庵都擁有不可復制的城市區位。它既靠近合肥幾何中心,也是百萬級的人口密集區,更是這座城市一直以來的商業焦點。隨著合肥商業升級,三里庵將率先引領合肥中心商圈的升級變革。”上述人士說。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