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合肥市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若平出席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汪衛東,市政協主席韓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利林,市政府副市長劉衛寶,市政協副主席何慶瑞出席大會。此次大會還邀請了市直相關單位領導,部分歷任市婦聯主席、縣(市)區婦聯分管領導。會議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葛建榮主持。

  上午10時,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合肥市社科聯主席、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加山代表群團組織向大會致賀詞。張若平代表省婦聯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張若平指出,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廣泛開展“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學習教育活動、深化“百千萬巾幗大宣講”,把廣大婦女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奮進新征程;要找準中心,服務大局,圍繞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科技創新“栽樹工程”等重大部署,深化拓展巾幗建功系列活動,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高質量發展;要扎實推進“一改兩為”,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急難愁盼”,讓婦聯“干的事”精準對接婦女群眾“盼的事”,不斷提升婦女兒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深化”上做文章,在“有效”上下功夫,推動婦聯改革向縱深發展,探索聯系服務新業態新群體的新辦法,進一步增強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使婦聯組織有為有位有影響,婦女工作有聲有色有活力。

  虞愛華向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和婦聯工作的重要論述,在對標對表、篤信篤行中,努力作出好報告、選出好班子、開出好會風。新征程上,希望全市廣大婦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激揚巾幗之志、凝聚巾幗之力、彰顯巾幗之美,為推動合肥高質量發展爭當“紅旗手”、擎起“半邊天”。

  一要建功新時代,聚焦“五個走在前列”,圍繞“十大提升行動”,在改革創新最前沿、鄉村振興第一線、社會服務各領域創造新業績,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

  二要培育好家風,把家庭建設好、家教傳承好、家風弘揚好,特別是在子女教育、小區治理、志愿服務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做文明風尚的倡導者。

  三要扛起新擔當,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把平凡職業當崇高事業,把崗位平臺當人生舞臺,面對困難不服輸,面對挫折不放棄,做敢于追夢的奮斗者。

  虞愛華要求,全市各級婦聯組織要堅持“四個緊盯”:緊盯基層一線、緊盯特殊群體、緊盯科技創新、緊盯新的動向,持續增強“三性”: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持續服務“三育”:讓女性對生育少些恐懼、對養育少些煩惱、對教育少些焦慮,真正成為婦女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娘家人”。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和改進對婦聯工作的領導,進一步營造尊重婦女、關愛婦女的良好氛圍。



  來自全市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300多名婦女代表參加大會,大會主要任務是聽取和審議合肥市婦聯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合肥市婦聯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

  五年來,全市各級婦聯圍繞中心,立足本職,服務大局,主動回應婦女群眾關切,時刻牽掛婦女群眾冷暖,著力解決婦女群眾所想、所需、所盼,在思想引領、創新創業、家庭教育、婦女維權、組織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實現了新跨越。

  ——思想引領更有力。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黨的二十大等重大節點、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開展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500多場(次),覆蓋婦女群眾800多萬人次。

  ——賦能女性更精準。大力推進女性創新創業,搭建女性科創平臺,高質量舉辦長三角女企業家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暨對接交流會,推動25家單位和企業合作,簽約15個項目總投資36億元;組織一批女性參加全國、長三角、全省等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斬獲25項個人和團體大獎;開展電商、家政等雙創培訓135場(次),發放巾幗貸8.53億元,賦能近8.5萬名女性;發揮省婦女創業扶持專項資金作用,為女性中小微企業發展紓困解難,共扶持創業項目263個,扶持資金3500余萬元。

  ——家風建設更扎實。廣泛開展“五好家庭”評選,“最美家庭”尋找活動,涌現出全國、省“最美家庭”“五好家庭”218戶;開通全省首個家庭教育服務熱線,《家長課堂》廣播節目2100多期,“媽媽的力量”悅讀會、“讓孩子快樂成長”百場公益巡講等深受歡迎的家庭教育活動4000余場次。

  ——維權關愛更暖心。處理來電來訪3300余件,法律援助85件,為婦女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38萬元。關心關愛困難婦女,為3464名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免費開展“兩癌”篩查;組織社會各界開展“巾幗暖人心”行動,籌集各類幫扶救助金額2000余萬元,覆蓋3000多戶困境家庭。

  ——組織改革更有效。會改聯”1720個村(社區),新建2508個“四新”婦聯組織,婦聯執委人數從2000人擴大到2.2萬人,各級婦聯公眾號、姐妹群全時在線的“網上娘家”達4000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網絡初步形成。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