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十四五”開局之年,如果一定要挑一個值得討論的合肥新城板塊,那么一定是【運河新城】。

2018年,合肥宣布運河新城啟動建設。同一年在合肥濱湖科學城戰略規劃中,運河新城被列為同級于高新的創新引領核。兩年后合肥“1358”實施方案被定義為5大重點發展片區之一。


圖丨合肥濱湖科學城創新空間總體格局

隨即蜀山區官宣:當年完成運河新城整體規劃設計,5年內初具雛形,10-20年高標準打造國際化運河新城。(來源:新安晚報2020年3月31日刊文)


圖丨運河新城規劃示意圖

運河新城因此成為,近10年合肥新型板塊里戰略定位高度與資源密集度的存在。

在城市向西發展趨勢之下,運河新城無縫銜接高新區,集聚了科大訊飛、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量子創新研究院,中安創谷科技園等世界一流高科技企業。以企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激發城市發展新動力。

 

圖丨合肥未來科技城中標公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蜀山、高新分別對運河新城進行了部分托管,這也是合肥史上雙區共建的板塊,蜀山導入優質配套、高新輸入科技產業,強強聯合。合肥高新區牽頭,全國第5座未來科技城落戶,隨即成立建設指揮部,并于今年4月28日完成概念總體規劃設計定標。(來源:合肥公共資源交易網)

這也意味著它將從高新區發展成熟的基礎上再出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續寫合肥科創西進的偉大征程。

與高新區工業起步不同,運河新城是承載著高新現有產業集群的外溢,區域現有產業是百億級別的環境谷、科大訊飛總部、智慧谷等。這些新型產業不僅將為運河新城輸送源源不斷的產業、建設資金,每年更將導入2-3萬全球精英人口。(來源:合肥高新發布公眾號)


圖丨運河新城規劃圖

同時,有別于高新一直被詬病的“企業用地占比高,配套少”的問題,運河新城選擇了配套先行,且級別更高。

典型案例就是合肥八中運河新城校區的敲定,一舉定調了運河新城配套的量級。除此之外,還有約3條軌道交通、46所高標準學校、1座醫科大學,三橫四縱交通路網.......并且還會圍著繞約1621畝心湖,敷設文化中心、體育中心、活動中心等地標性公建。

 

圖丨運河新城規劃效果圖

在合肥以科創為底色的新坐標系中,運河新城加速鋪展“產城融合”發展新藍圖:聚力培育先進科創基地,建設國際化生態宜居新城,一座生態、創新、科技、智慧的精英航城呼之欲出。

龍湖深耕合肥5年,每一步都與城市同步。這一次,龍湖踩在運河新城價值進一步迸發的關鍵節點,帶來了一座品質全面升維的力作——龍湖怡康·湖城大境。作為運河新城競品質滿分項目,建筑層高達到了3.1米,社區人和機動車分流,地源熱泵冷暖雙供······種種優勢,無一不是拉滿了市場的期待值。

龍湖怡康·湖城大境兩大城市展廳現已盛大公開,璟宸天著、之心城1F恭迎品鑒!建面約97-128㎡精裝華宅VIP護照火熱辦理中,有意從速。VIP LINE:0551-6230 8888


 
責任編輯: co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