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正好!來廬江,且以詩意共遠方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大美廬江
文旅融合綻異彩
且以詩意共遠方
——全域旅游的廬江路徑
文旅融合綻異彩
且以詩意共遠方
——全域旅游的廬江路徑
大美廬江
文旅融合綻異彩 且以詩意共遠方 ——全域旅游的廬江路徑 ![]() 地處皖中的廬江,自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建縣以來,距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
千載名城,人文薈萃,山水秀美,物產豐富,勝景無數。2016年廬江獲批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2018年躋身全省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 文旅融合,文化走向“遠方”,旅游更有“詩意”。 深挖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書香廬江”,無縫對接旅游景點、旅游節慶……近年來,廬江加快文旅融合發展,讓“詩和遠方”珠聯璧合,開啟文旅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全域旅游“誰不說俺家鄉美”
![]() 美景何處尋,不若來廬江。 就旅游而言,放眼合肥縣域,廬江人自信“誰不說俺家鄉美!” 這里有靈秀的山。“江北小九華”冶父山人文厚重,風光秀美;合肥最高峰牛王寨,海拔596米,山勢起伏,層巒疊嶂,千壑萬嶺,縱橫交錯…… 這里有zui美的水。12.4萬畝巢湖水域、25公里長湖岸線煙波浩渺,波光粼粼;27平方公里的省級濕地黃陂湖“浪翻葉色千層碧,波映花光一片紅”…… 這里有zui好的泉。華東第一泉湯池溫泉,“寒泉時所詠,獨此沸如蒸”,聞名遐邇;4A級景區金孔雀溫泉旅游度假村躋身“長三角100個不得不去的地方”休閑度假勝地;國軒溫泉宮,布局“天圓地方”,亞洲zui大的穹頂星光燦爛;湯池一號泉,是國內首家以太空漂浮為主題的溫泉…… 這里有回得去的故鄉。羅河鎮陽家墩、礬山鎮樂華村、萬山鎮長沖村、湯池鎮三沖村、龍橋鎮凌安村……一個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點鄉愁依舊在,舊貌換新顏;云里安凹、南山·云起、湯池芭洼、天鳴生態民宿……一處處精品民宿或成或建,各美其美,煥發鄉村新活力…… “廬江歷史悠久,風景名勝眾多,有‘周瑜故里,溫泉之鄉,旅游大縣’三張靚麗名片,現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3A級旅游景區7家,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廬江縣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2016年廬江縣被批準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2018年躋身全省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榮獲“中國最美鄉村旅游休閑名縣”稱號。 作為農業大縣,廬江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整治人居環境,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一批美麗鄉村星光熠熠,串珠成鏈;出臺現代農業“510”產業發展政策,改造、提升、調優傳統農業,農業與旅游休閑觀光等產業深度融合,亮點紛呈,人氣集聚。 春季踏青賞花,夏季避暑采摘,秋季登高攬勝,冬季泡湯養生……如今的廬江,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文旅事業、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旅游節慶貫穿四季美名揚 ![]() 幸福廬江,泉新體驗。 11月28日,2020合肥(湯池)溫泉養生旅游季暨廬江縣第十二屆溫泉節正式開幕。 本屆溫泉節著眼“溫泉+鄉村”“溫泉+康養”“溫泉+民宿、民俗”等產業新融合,推出“主播帶你游溫泉”“廬江美景”名人名嘴陪你去旅行以及“廬江味道”民俗年貨節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讓游客在享受愜意舒適的溫泉同時,全面了解、感受廬江獨特的人文氣息和文化底蘊。 四季更替中,類似的節慶活動在廬江大地頻頻上演: ——省會出好茶,好茶在廬江。4月22日上午,2020合肥·廬江白云春毫“云上”茶文化旅游宣傳季開幕式在美麗的廬江縣金湯湖畔盛大舉行。與往年不同是,2020年的茶文化旅游宣傳季開幕式在今日頭條上全程直播。 ——穿越白馬嶺,尋跡大美廬江。5月30日,作為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季的子活動,廬江縣“游十里長沖 繪千米畫卷”慶六一親子體驗活動暨白馬嶺趣味定向賽舉行,來自合肥市及周邊縣區86個親子家庭,共計200余人歡聚一堂,在青山綠水中歡慶“六一”。 ——鄉約廬江,果然很美。7月18日下午,2020合肥·廬江第二屆瓜果采摘嘉年華新聞發布會暨“夏游廬江”旅游線路發布在合肥召開。活動旨在充分整合廬江瓜果采摘資源,搭建統一推廣平臺,推進縣鎮一體宣傳,加強上下聯動,進一步促進廬江農旅融合,推動廬江縣鄉村旅游消費扶貧升級。 ——“音動江淮 樂享廬江”。12月12日晚,由廬江縣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音動江淮 樂享廬江——2020中國·廬江第二屆青年原創音樂會在廬江天鳴花海景區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500余名原創音樂愛好者、音樂創作人、安徽省各高校樂隊及媒體代表齊聚廬江,共同掀起一場音樂熱潮,10首“定制版”廬江原創音樂首次現場演繹,安徽及高校的知名樂隊輪番上場,為觀眾送上一場視聽盛宴。 2020年廬江縣鄉村旅游發展,重點打造羅河鎮鮑店村陽家墩景區,5月1日小滿田塍田園綜合體正式對外試營業。此外,圍繞黃山寨建成“高空漂流”項目于10月份正式對外開放,是廬南地區又一旅游新亮點。 “這么近 那么美“
![]() “2020年以來,我們抓住‘這么近 那么美’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旅游節慶活動,全力打造廬江文旅品牌,推廣廬江文旅資源,社會效益良好,反響熱烈。”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 吆喝好山水,真情引客來。 2020年以來,廬江縣積極開展文旅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相繼舉辦“四季游廬江”文化旅游資源發布會、“中國旅游日”合肥市主題活動、“廬江金寨雙城記,文旅結對助脫貧”活動、皖中四城文旅資源聯合推介會、廬江文旅資源亮相2020合肥文化旅游(杭州、南京、北京)推介會等,提升廬江旅游知曉度、美譽度,提振消費信心。 廬桐肥舒詩畫地,春夏秋冬任你游。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8日,廬江縣文化和旅游局與桐城市文化旅游體育局、肥西縣文化和旅游局、舒城縣文化旅游體育局聯合主辦了“2020廬江·桐城·肥西·舒城文旅資源聯合推介會”,串聯起肥西三河古鎮,舒城萬佛湖,廬江冶父山、湯池溫泉旅游度假區,桐城六尺巷、文廟等四城精品文化旅游資源,讓人盡享四季四城的美好體驗,開創區域文旅合作新模式。 “今年,我們舉辦了‘跨界村長,趣游廬江’廬江代理村長活動,從各行各業中選取8位代表組成廬江美麗鄉村村長體驗團,讓他們從各自領域來為廬江美麗鄉村旅游建言獻策。”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該縣還舉辦了第二屆美麗鄉村解說員大賽,來自26個美麗鄉村的“村干部”,化身鄉村講解員為家鄉“代言”,宣傳推介鄉村“五大發展理念”,推動全縣鄉村高質量發展。 “書香廬江”增知識提修養 暢游廬江,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文化的元素始終相伴左右,“書香廬江”建設碩果累累,賞心悅目。 南門大橋,740平方米的“雨濂書閣”致力于培養青少年創客,打造優良創新環境,構建青少年創新服務平臺,推廣創客文化和創客運動;繡溪公園,457.91平方米的“繡溪書齋”以傳統國學文化為主題,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學文化、禮儀文化、美學藝術的傳承…… 2018年以來,廬江縣委、縣政府投入2000萬元,在廬城規劃區范圍內布局了6個城市閱讀空間項目,每一個城市閱讀空間均建在老百姓家門口,集閱讀、活動、展示、休閑功能為一體。目前,城市閱讀空間藏書量9萬余冊,累計接待讀者1937864人次,圖書外借127123冊次,舉辦活動843場。 “城市閱讀空間的建設,形成了全民讀書、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群眾在快樂閱讀中增長了知識、提升了修養、豐富了人生。”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線上方面,該縣圖書館開發“移動圖書館”APP,利用數字資源服務豐富讀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還聯合縣委宣傳部打造線上讀書類電視欄目《讀書時間》,開展‘萬人共讀書’線上云閱讀、云看展、青少年創新科技讀書周、宣傳文化名家書畫指導等各類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 完善配套鄉村文化基礎設施,打造基層文化陣地。
2019年起,廬江縣借鑒城市閱讀空間運營模式,推進鄉鎮閱讀空間建設;在有條件的鎮、村(社區)先行試點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轉型升級;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有效整合各村現有農家書屋、文化講堂、文化活動室等場所,推動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 廬江縣出臺《廬江縣推進城市閱讀空間建設、農家書屋轉型升級圖書獎補辦法》,每年投入40萬元圖書采購專項資金,用于鄉鎮閱讀空間及轉型升級文化站、農家書屋圖書定期更新,配套文化協管員對轉型升級農家書屋進行專門管理。全縣217個行政村每年安排“送戲進萬村”演出1場、“送電影下鄉”1場、開展農村體育活動1場。 發掘鄉村文化藝術能人,積極扶持民間文藝演出力量。 廬江縣積極培養農民文化骨干、民間藝人、鄉土藝術家,充分發揮文化能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激發農村自身精神文化活力。依托重大節慶和民間文化資源,常態化舉辦“廬江之韻”民營院團文藝調演、“廬江之韻”農村文藝調演和“潛川工匠”評選之“鄉戲表演”大賽,保護、培育鄉村文化資源。 “目前,全縣已建成4個鄉鎮閱讀空間,受到基層群眾的一致好評。”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加上2009年民生工程配套建設的全縣17個鎮綜合文化站,217個村級農家書屋,目前廬江縣初步形成了以圖書館為總館,閱讀空間、鄉鎮文化站為分館,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為服務點,設施共建、資源共享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 挖掘文化廣泛融合引客來 ![]() 文旅融合綻異彩,且以詩意共遠方。 “廬江從漢元狩時開始建縣,距今有210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歷史培育了深厚的文化,從古到今誕生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山水資源方面,廬江在合肥地區來說是比較豐富的。市委、市政府就把廬江定位為合肥的‘后花園’、‘會客廳’,廬江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奮進。”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旅游和文化是不分家的。一方面,近年來我們不斷挖掘廬江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組織人員對散落的民俗文化進行了系統整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同時我們注重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比如以周瑜這個故事為代表精心打造了一臺廬劇——《少年周瑜》,讓我們的戲劇作為文化傳承的渠道。”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另一方面,該縣通過舉行節慶活動、賽事和展演等,讓優秀文化“走出去”,將游客“引進來”。 廬江縣注重在旅游項目當中體現文化內涵,如廬江的天鳴花海田園綜合體,設置了很多互動的體驗項目,可以體驗農耕文化,深受市民歡迎,每周滿座。 挖掘保護鄉村非遺項目,深入推動文旅融合。 廬江縣將加大對鄉村非遺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打造鄉土氣息濃郁的文化產品和項目,促使鄉村傳統文化與鄉村旅游有機融合,激發鄉村文化活力。探索非遺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打造非遺+演藝+景區+商品,指導各地鄉村積極利用特色非遺資源發展文化旅游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加強城鄉統籌,補足鎮、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短板。 廬江縣還將加大支持力度推進鄉鎮閱讀空間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同時融入旅游功能,夯實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加強基層公共文化隊伍建設,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編輯:湯賢生 校對:方鵬程 審核:蘇榮 責任編輯: 靜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