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扶貧正在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助推器。2020年9月,以“萬企參與,億人同行”為主題的全國首個消費扶貧月啟動。蘇寧在消費扶貧專項行動中,通過電商平臺賦能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帶動國家級貧困縣威寧地區的丑蘋果售賣,幫助當地農戶增產增收,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以《消費扶貧,我們在路上》為題,以蘇寧在威寧的消費扶貧舉措為案例做了深度報道。

烏蒙山腹地貧困戶急售蘋果

威寧縣地處烏蒙山腹地,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貴州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

李臣果是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威寧館負責人,主要經營農產品的收購和線上銷售。這天,李臣果帶著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了雪山鎮村民金開平家。


 
金開平家世世代代種地為生,有60畝蘋果。平時7月份的早熟蘋果每斤能賣到3-4元錢,今年受疫情影響,每斤2元錢也沒有人來收。如果不盡快出售,爛在地里,就一分錢也拿不到。

金開平家的果園今年已經到了盛果期,預計能產1萬多斤蘋果,正一籌莫展之際,金開平聯系上了李臣果,以每斤2元的價錢賣掉了早熟的4000多斤蘋果。雖然價格比往年低,但在金開平看來,至少沒有虧。他希望趕緊賣了蘋果給小兒子治病。


 
這幾年,為了看病,金開平帶著孩子先后去了貴陽、昭通、昆明、福建等地。眼下,每年光醫藥費就要4萬元。金開平想多種點地,給兒子攢錢看病。

蘇寧消費扶貧舉措收購威寧蘋果

離開金開平家,李臣果馬不停蹄繼續趕去幾十公里外的謝家村收蘋果。在路上,他偶然遇到了在路邊賣蘋果的李懷升一家。


 
李懷升今年56歲,是村里的貧困戶。他家總共種了7畝地,全都種上了蘋果,同時還套種了一畝豆子。往年蘋果價格高的時候,能賣到上萬元,但今年的價格卻讓他很揪心。

當天的客人買了400斤蘋果,李懷升只賣了360多元。雖然錢不多,但在他看來,到手的每一分錢都非常珍貴。李懷升希望趕緊賣掉蘋果,好給妻子治療先天性硬皮病。

李臣果所在的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是在2017年8月份開始經營的,今年已經是第三年。2019年1到9月,平臺營業收入是400萬元,而今年截至9月份,就已經達到了800多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


 
李臣果坦言,這樣的數據與消費扶貧行動密不可分。今年9月1日,首屆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開始。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通過組織購買和幫助銷售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來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

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購買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

蘇寧線上線下全渠道聚力消費扶貧

蘇寧控股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馬康在接受《經濟半小時》欄目采訪中表示,蘇寧按照《全國扶貧產品目錄》,在兩天之內迅速搭建起“蘇寧消費扶貧專區”,匹配強有力的采購營銷與技術開發力量,在全渠道展示宣傳及銷售推廣扶貧產品,并聯合發起了《消費扶貧行動倡議書》,用切實務實行動推進消費扶貧。


 
當前,蘇寧已經在緊鑼密鼓地落實“全國消費扶貧月”的具體工作。馬康稱,蘇寧以“消費扶貧專區”為核心載體,輔以“扶貧助農產品專柜”,既在線上助推助銷,也在線下展示展銷,充分發揮蘇寧線上線下融合優勢,整體活動將從9月延伸至10月。


 
截至目前為止,蘇寧全渠道累計銷售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已經超過140億元,將為數眾多的大山好貨賣到到了城市居民的餐桌上。這次消費扶貧月當中,蘇寧消費扶貧專區銷售的產品基本上覆蓋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地區,涵蓋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的300款產品,包括水果、干貨、肉類、糧油等十多個品類。同時在全國數十家家樂福門店全力助銷云南、貴州等地的蘋果、土豆、竹筍、石榴、紅提、芒果、牛肉、蜂蜜、油麥菜等一系列扶貧產品,也在門店同步開展了直播助銷活動。
責任編輯: 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