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基地面世,恒大造車如何顛覆傳統?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近日恒大汽車的兩大利好消息可謂給出了初步答案。據悉,8月以來,恒大先是一口氣發布6款恒馳,隨后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同時亮相,兩大基地已全線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標志著恒馳量產邁入倒計時。
“智能制造”先進在哪? 在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背景下,汽車行業正處于“制造”加速邁向“智造”的新征程。工業4.0標準建設、2545臺智能機器人……正是恒大汽車生產基地的秘密武器,也是“中國智造”的體現。
據介紹,沖壓、車身、涂裝、裝配四大車間分別配備了德國舒勒全自動沖壓生產線、德國庫卡和日本發那科智能裝備、德國杜爾的全自動涂裝生產線以及全自動裝配線等先進的智能裝備。尤其是車身車間,通過各生產線的智能機器人協同工作,可實現24小時全自動作業,是高端智能“黑燈工廠”。基地全面達產后能做到每分鐘生產1輛車。
難怪連許家印視察時都驕傲地說:“今天看到我們建設的世界最先進的裝備、先進的工藝、先進的智能制造汽車生產基地,我很開心、很高興!” 業內人士看來,有了先進的智能制造基地,將為“恒馳”全系列產品大規模量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高舉高打的造車路 作為一名后起之秀,恒大是被國內寄予厚望的造車玩家。這背后,恒大的資金實力固然重要,但其高舉高打的布局更是關鍵。 自布局新能源汽車以來,恒大瞄準資源,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造車路: ●核心技術:通過國際并購與合作,在電池、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制造等各領域關鍵環節擁有核心技術;
●產品品質:通過與AGNA、EDAG、FEV、AVL等全球多家汽車工程技術龍頭,15位全球造型設計大師,以及博世、大陸、采埃孚等世界前110家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組建造車“夢之隊”確保恒馳的品質;
●成本降低:一是通過先進的智能制造實現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及品質的大幅提升,確保了恒馳擁有巨大的成本優勢;二是從規模上入手,根據規劃,未來3-5年實現每年產銷100萬輛的規模,不僅能大幅降低管理及銷售費用,也能通過提高通用化率降低零配件成本。 由此可見,正是憑借這條非一般的造車路,恒大才有了驚艷的產品、才有了先進的智能制造基地。未來隨著恒馳逐步量產,恒大有望成功搶占全球市場,追趕特斯拉成為“行業一哥”也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 雨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