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小能量大,不嬌氣能吃苦,扶貧不含糊,敢拼好樣的。”4月19日,說起駐村扶貧工作隊中的90后扶貧專干張啟晨,渦陽縣渦南鎮大于村黨總支書記劉傳魁贊不絕口。

1994年出生的張啟晨,于2015年大學畢業后,考入進出口銀行安徽省分行。2017年8月1日,張啟晨選派到渦陽縣渦南鎮大于村擔任駐村扶貧專干,期間獲得2019年渦陽縣優秀選派幫扶干部。“張啟晨雖然年輕,但是責任心特別強,有著這個年紀不多見的成熟。”該村扶貧工作隊長陳釗說。


張啟晨走訪貧困戶了解家庭收入情況。

張啟晨是家中獨子,工作后,父母盼著他早些結婚,他雖然談了女朋友,但這幾年為了扶貧,婚姻的事只能一拖再拖。“房子都準備好了,女朋友家里也催著結婚,可是我的扶貧任務還沒有完成,結婚要請婚假,婚后又要為家庭生活牽扯精力和時間,我心里不踏實。”張啟晨說,他的想法是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也決不結婚。

“你們單位就不能再派人來替你?”起初,父母對兒子的堅持很不解。張啟晨認為,扶貧攻堅是他走向社會后接觸的第一件全國性的大事,能有幸夠參與其中,不僅對自己的成長是極好的鍛煉,也能為貧困戶找到致富的門路,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事。“往大了說,這是在為國家做貢獻,2020年就要完成脫貧攻堅了,我不能在即將勝利的時刻離開。”張啟晨堅定地對父母說,自己還年輕,可以等一等再結婚。就這樣,張啟晨一邊工作,一邊安慰父母,并與女朋友的家人溝通交流,最后取得了大家的諒解和支持。

“網課上得怎么樣,有不會的數學題就問,我來解答。”這幾天,張啟晨到村里走訪貧困戶時,總是要去于俊永家看看,幫助輔導貧困學生于明雨。兩年來,張啟晨與駐村扶貧工作隊一起,協調有關單位,為大于村小學籌集資金22萬元,修路、換門窗、安裝電腦等,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改善了教學條件。“教育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索鏈的根本,雖然時間長見效慢,但這些事總得要有人去做。”張啟晨說。


張啟晨在為貧困家庭為學生輔導網課。

不僅如此,張啟晨還想方設法為大于村的建設募集資金。去年5月,他在亳州市協調15家企業,為全村“化緣”來了近16萬元,全部用于村集體建設和辦公設施開支。“連續多少天,張啟晨都是坐公交、乘大巴,單程都要坐2個小時的車,來回10多次,鞋子都磨破了,交通費用都是自己掏的。”扶貧隊長陳釗說。

長期奔波,連續作戰,讓張啟晨感到身體不適。“起初我沒在意,認為男子漢吃點苦不算啥,不能嬌氣。”張啟晨說,后來疼痛的時候頭上直冒汗,他實在忍不住了才到準備到醫院去。2019年6月24日,渦陽縣召開扶貧工作培訓會,為了學習到新的扶貧政策,張啟晨不愿錯過培訓機會,直到培訓結束后,他才去醫院檢查。“去了肛腸科急癥,醫生說已經耽誤了治療時間,非做手術不可。”張啟晨說,醫囑是手術后在家靜養休息不能四處走動,但是他心里放不下村里,手術后不久就回村了。“好小子,帶著清洗儀和藥物就回來了,夠堅強,不是一般的堅強。”村總支書記劉傳魁豎著大拇指說。

張啟晨隨扶貧工作隊駐村以來,抓產業促就業,重投入強建設,挖溝塘美環境;興辦“愛心超市”,建設扶貧工廠,改善村室服務條件……“駐村扶貧工作隊,用心用情用力真扶貧、扶真貧,村容村貌和往日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劉傳魁激動地說。
 
責任編輯: 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