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登上講壇成 “明星”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5月22日上午,合肥高新區 “百名博士進校園”大型公益科普活動走進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博雅講壇》,中國科技大學計永勝博士后為孩子們帶來《專注與堅持——博士后是怎樣煉成的》主題分享。活動結束后,同學們排起了長隊請他簽名留念。
5月22日上午,合肥高新區 “百名博士進校園”大型公益科普活動走進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博雅講壇》,中國科技大學計永勝博士后為孩子們帶來《專注與堅持——博士后是怎樣煉成的》主題分享。活動結束后,同學們排起了長隊請他簽名留念。![]() 一路求學的“專注與堅持” 計永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青年講師。2013年獲得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學位,2016年到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現為中國動物學會寄生蟲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安徽省動物學會理事、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發展中心理事、美國《科學》雜志NextGen VOICES欄目作者、科學新媒體《知識分子》公眾號專欄作者、《賽先生》特約書評撰稿人。 計永勝博士后講述了他從小學、中學、大學到博士后一路求學的秘訣——專注與堅持。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南小山村度過了快樂的小學時光,在嚴師的教育下養成了專注的習慣;在元氏新城實驗學校初中,他深知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心無旁騖地學習,與同學在學習上激烈的競爭;在百年老校河北正定高中,優秀校友的事跡激勵著他,他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中國農業大學這座百年高等學府的10年本碩博的學校經歷,讓他逐漸獲得了開闊的視野,養成了“居安思危,心平氣和”的處世態度;在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博士后培訓和研究,讓他看到美國學者優秀的地方:勤奮充滿激情,開放樂觀向上,敬畏規則,信守承諾,為祖國做點力所能及的擔當。他最后說到“教育本來就是培養人專注的過程。如果你能把專注作為態度,堅持作為習慣,那,成功就是必然!” ![]() 他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明星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啟智班的范江浩和周芳淑為計永勝獻上盛滿愛意的鮮花和鮮艷的紅領巾。小學部主任吳盛曦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她表示,“大疫當前,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關鍵時刻必須依靠科學。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是因為一大批像鐘南山、李蘭娟這樣有知識、有勇氣、有智慧、有責任感的優秀科學家們主動請纓,共克時艱。我們要從小學習繼承好科學家精神。”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自建校以來一直堅持“身心齊臻、德智同長、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注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愛科學、學科學、勇創新”已經成為玫瑰園學子的行動準則。《博雅講壇》是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開展的一項系列化講壇類活動,題材涉及歷史人物、地方文化、地理科普、道德模范、勵志講座等,至今已舉辦28期。《博雅講壇》也影響了很多班級開展特色講壇,《啟智·七彩開講》就是典型代表,目前已經成功舉行15期,每一期邀請優秀家長或社會精英給師生和家長上課,深受學生家長歡迎。 講座結束后,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的五(1)啟智班和七(5)文慧班的學生與計永勝深入互動,如何遠離誘惑,保持專注?讀書路上遇到哪些最難的事?又是如何克服的?計永勝以一貫的儒雅娓娓道來,面帶微笑,飽含喜悅。尤其是他保研失敗,不氣餒,最終拼搏90天考研取得全國第一的經歷讓大家佩服不已。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政教處主任鮑豐以自己一年半瘦身50斤的例子,告訴大家“專注”和“堅持”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百名博士進校園”活動同時進行現場直播。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區4—7年級37個班級兩千余師生通過“合肥高新發布”微信公眾號或大皖客戶端,在班內觀看了直播。現場聆聽講座的同學們,結束后紛紛涌上前去簽名留念,計永勝博士成了學生心目中敬仰的明星。 ![]() 打造科普志愿服務品牌項目 合肥高新區經過29年的發展,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了科大訊飛、科大國盾、華米科技等1192家高新技術企業,連續五年在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穩居前十名,2019年位居第六名。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試驗區核心區、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是合肥市建設“大湖名城創新之都”的重要載體。 在加快經濟發展、打造創新高地的同時,合肥高新區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和各類主題活動。合肥高新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進一步發揮區域科教資源優勢,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創新科普志愿服務形式,完善科普志愿服務內容,著力推動“百名博士進校園”特色志愿服務項目規范化和常態化運營,打造具有示范性的科普志愿服務品牌項目。 ( 胡家綸 陳雨鑠 胡付彪/文 秦立娟/圖)
責任編輯:戈倩倩 責任編輯: 渡口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