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力量 | 重度弱視小伙治愈后,滿懷感恩走上醫學之路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每位醫者,總會遇到那么一些患者,對TA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合肥名人眼科小兒眼科專家陳林義院長也不例外。 他,曾是追夢小伙李澤凱走上醫學之路的恩師,十年前,當弱視侵襲他的明眸,陳院長為他追回眼中明媚的理想人生。近日,合肥名人眼科陳林義院長的診室里一群患者及患者家屬紛至沓來,其中就有李澤凱,親自表達對陳院長以及全體醫護工作者的感激之情。 今天,想與各位讀者分享醫者陳林義與患者李澤凱的暖心故事。
![]()
故事延伸 幼兒時期雙眼大屈光參差伴重度弱視 2009年,一對夫妻帶著兒子李澤凱來看眼睛,陳院長一邊提問、記錄、判斷、解釋,一邊隨時關注著身邊這個淘氣的男孩。最后他說:這個孩子,我懷疑有弱視,這個病需趁著這個年紀抓住黃金時間治療。家長十分驚詫,他們一直以為兒子僅僅只是近視而已……經過檢查,果然李澤凱患重度弱視。 陳林義院長就是這樣,眼睛就像長在孩子身上一樣,他如此觀察了孩子幾十年,對孩子眼睛發育過程中的異常非常敏感,面對李澤凱的情況,陳院長給夫妻倆打了預防針,要做好長久進行視覺訓練的心理準備。針對孩子的治療方案,陳院長耐心與細致的解答,平復李澤凱一家人焦慮的情緒。多年的從醫經歷的他,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情,能多說幾句就多說幾句,讓家長心里多一份踏實。 弱視治愈的堅持之路 弱視不需要手術或者吃藥,也吃不好;弱視治療原理就好比眼睛在睡大覺,懶惰,不發育了,我們需要用精細費眼的東西去刺激它喚醒它。 它是一個過程,一個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轉拍,訓練軟件,穿針,中間也會穿插其他方法,為了豐富李澤凱的訓練,陳院長和護士全程高質量陪伴。他沒有進步,陳院長隨時調整,他沒有動力,陳院長獎勵,他偷懶,陳院長監督,他努力,陳院長表揚。幾年的陪伴治療,絕不讓他“孤軍奮戰”。
![]() 今年年初,他的雙眼視力終于恢復到1.0
亦“師”亦友 從院長身上學習從醫精神 治療一個孩子,對于一位醫生來說,承擔的是一個家庭的信任和希望。
![]()
由于一直跟隨陳林義院長治療眼睛,感到陳院長平易近人,而且非常有責任心,對李澤凱有很大的鼓舞與感觸,所以他從小勵志當一名像陳林義院長這樣的有高尚醫德有很強的責任心的醫生,去年成功考取醫科大學,學習臨床醫學專業,F在的李澤凱已經是一名大二學生了。 “干小兒眼科有時候和當老師有同樣成就感,你要把事情做到極致,他就可能被救過來,將來可能就是正常的孩子;你要稍微有點沒有注意到,將來他就可能殘疾,影響他一輩子。”陳院長在診室里為患者看病時,總有小孩跑過來喊“院長爺爺好”,他治好了很多小患者,這些患者成年以后有進軍營當兵的,有考取醫學院學醫的,有師范畢業當老師的......他們都是陳院長的驕傲,也是他前進路上的最大動力。 (文中為保護患者隱私,澤凱為化名) 專家簡介
![]() 陳林義 教授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原中國科技大學醫院院長、眼科主任,中國科技大學兒童弱視、斜視研究治療中心主任,全國兒童眼科專家,全國兒童弱視、斜視、小兒眼科學會委員,安徽省近視眼防治研究會會長,原安徽省眼科學會常務委員、安徽省兒童弱視、斜視、小兒眼科學組組長,安徽省激光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專家,《實用防盲技術》雜志編委,(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編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擅長小兒眼科、兒童弱視、斜視及青少年近視防治的診療。曾多次榮獲中國科學院、安徽省、中科大等授予的榮譽稱號,2010年榮獲中華眼科學會獎。 責任編輯: a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