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項目對接路演(合肥站)在合肥啟迪科技城圓滿落幕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眾智央企,創領未來。4月19日,由國務院國資委主辦,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中國電科信息科學研究院、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合肥市投資促進局、合肥市政府駐北京聯絡處聯合承辦,合肥啟迪科技城參與協辦的2018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項目對接路演(合肥站)在合肥啟迪科技城盛大啟動。
國務院國資委綜合局副局長孟繁英,國務院國資委綜合局科技創新處調研員邱文軍,中國電科創新院副院長葛建軍,中國電科38所副所長靳學明,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孫余洲,合肥市投促局副局長李孝鴻,合肥市政府駐京聯絡處副調研員呂慶江,安徽啟迪副總經理劉潤成,以及來自中國電科、航天科工、中車工業、中煤科工、國家電網、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船舶重工等央企的參賽項目團隊和各類投資機構、大賽導師、媒體記者等共計300余人參加活動。
領導致辭,寄予厚望
孟繁英副局長在致辭中表示,熠星大賽目的是搭建開放協同的創新平臺,匯聚中央企業和社會創新資源,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活力,推動技術與資本結合,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進一步帶動全社會的創新創業。在上一屆大賽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礎上,本屆大賽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保障措施。如今的合肥發展迅速,國資委也高度重視帶動央企來肥投資發展,期待本次路演的好項目能在合肥、在安徽“落地開花”。
葛建軍副院長說,自中國電科承辦熠星大賽以來取得了諸多成績,發揮了央企重要雙創平臺的作用,促進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推了央企機制體制改革。合肥是一片雙創熱土,希望參賽的團隊能把握機會,與資方深入交流,早日實現技術成果轉化。
孫余洲副主任指出,合肥是座創新之城,科創氛圍濃厚,經開區是合肥市創新發展的主陣地,近年來,經開區全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加強雙創基地建設。同時,經開區一直重視與央企的合作,把與央企合作作為承接產業轉移,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力量,本次參加活動的項目所屬領域與合肥市、經開區重點發展產業方向高度契合,希望借此次活動能有優秀項目在經開區落地孵化,經開區將全力以赴搭建好平臺、做好服務,助推落地項目成長壯大。
劉潤成副總經理在致辭中簡單介紹了啟迪控股的發展歷史,他說,科技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離不開一支專業的科技服務隊伍。合肥是一座有著巨大潛力的城市,自2015年落地合肥以來,科技城積極為入駐企業提供各類優質的服務,目前,園區入駐企業已有160余家,不少企業正積極沖刺科創板。他同時祝愿參賽的項目團隊能在本次比賽中,找到對接好的資源,找到合作伙伴,科技城也愿意為它們的成功之路貢獻力量。
領導致辭結束后,來自經開區招商局的程天嬌女士還為前來參賽的選手們介紹了合肥市與經開區的總體情況。
5、4、3、2、1,伴隨著全場倒計時,孟繁英副局長、葛建軍副院長、孫余洲副主任、李孝鴻副局長、劉潤成副總經理一同上臺,以掌觸屏,2018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項目對接路演(合肥站)活動正式啟動。
同場競技,精彩紛呈
本次大賽于去年9月27日啟動,遴選出517個項目入圍進行輔導,合肥站的比賽共有91個項目參加,參賽涉及人工智能、網絡安全與信息安全、物聯網、5G、基礎器材與材料等多個技術方向,分為五個會場同時進行。雖然合肥站是本次大賽路演的最后一站,但依舊精彩紛呈,角逐激烈。
在路演中,除了有項目介紹、導師推薦和評委提問,評委還可以對路演項目的投資價值做出判斷,投出數額不等的虛擬投資基金。
智能地空語音通信系統、蜘蛛網無人機防御系統、5G通信毫米波芯片研制及其產業化、量子安全云智能印簽系統、攝像雷達……一個個科技感十足的項目名稱背后,凝聚的是央企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
每個路演項目的背后都有著過硬的技術支撐持,核心團隊成員中既有高級工程師、教授、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碩博畢業生也有首席科技家、863計劃負責人等。前來參賽的選手都是各個單位的技術骨干,甚至有一些項目負責人和高管親自上陣。
在路演候場區,時常能看到選手在一遍遍的翻看著PPT,以求在路演中達到最佳狀態;甚至有選手將產品帶到現場演示,更直觀的向評委展示產品的技術優勢。
“技術產業化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和同類項目比技術優勢在哪?”、“未來公司股權結構是什么樣?”面對來自評委與投資人的連環專業提問,選手也是侃侃而談。
從早上9點鐘到下午5點鐘,91個項目輪番亮相,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高科技嘉年華盛宴。
近年來,合肥大力支持大眾創新創業,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引進和培育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路演的成功舉辦將提升合肥創新創業建設的影響力,吸引優質創業項目資源匯聚,促進產業的創新升級和經濟發展。
合肥啟迪科技城也將抓住本次活動的契機對接央企的優質創新資源,實現大賽項目在科技城的落地轉化,助力合肥國際創新之都的建設。 責任編輯: 小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