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的網絡空間才會實現網絡文明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如何讓網絡空間清朗起來?30日上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此間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出,實現這一目標,要重點建設為民、文明、誠信、法治、安全、創新的網絡空間。(人民日報) 魯煒提出的讓網絡空間清朗起來的“六個具體目標”,可以說是一劑清風,又如一縷春風,吹拂著網絡,提醒著網絡,給人以力量,也給人以精神,同時也傳遞出了網絡正能量。從為民到文明,從誠信到法治,從安全到創新,都有了一種清朗的網絡空間,為凈化網絡環境提出了更好的展望,開辟了更大的空間。 其實,這種清朗的網絡空間更是一種網絡文明,只有清朗的網絡空間才能實現網絡文明,實現文明上網,辦網文明,發帖文明,網絡環境文明,社會更文明。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中華民族向來是文明禮義之邦,實現中國夢,實現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文明的社會,文明的社會環境,也是由社會的多元素組成的。而網絡空間也是文明社會的一部分,文明的網絡空間離不開文明的社會,文明的社會也需要文明的網絡空間。 無論是對于國家、民族還是個人,無論是對于歷史、現在還是未來,都要守住文明的根、文明的魂、文明的文化,都不能丟了世代傳承的優良品質,更不能沒有了誠信和法治,也不能沒有了道德和文化,這既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需要完成的事業和任務。那么必須將網絡空間建設成為崇德向善、文明有禮、溫暖人心的精神家園,建設成為民、文明、誠信、法治、安全、創新的網絡空間。 清朗的網絡空間,就是良好的網絡環境,良好的網絡文化,良好的網絡生態,就是給人以清閑,又給人以精神。既能獲得知識,也能給人以力量;既能給人以休閑,又能給人以充實;既能給人以信心,也能給人以精神。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文明的網絡環境之中,網絡的文明,才會有社會的文明,更會有網絡環境的良好,網絡生態平衡,網絡發展正常。 清朗的網絡空間才會實現網絡文明,實現中國夢,實現民生大發展,生活更幸福,讓文明的網絡為社會發展服務,讓清朗的網絡空間凈化我們的心靈。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 品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