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案列非常說明問題。在海爾今年啟動空調免費深度清洗活動中,20天時間從7000臺空調中就洗出了44.8噸黑水。按照一個家庭平均每日160升用水量計算,這相當于一個家庭280天的用水量。目前,全國空調保有量超過5億臺,平均清洗一臺空調耗水6.4升,以此計算,將會用去320萬噸水,按照昆明湖200萬立方米容積計算,相當于約1.6個昆明湖。如此清晰的數據,無疑是給廣大用戶上了一堂科普教育課。


       當持續的用戶交互讓用戶看到了自清潔空調帶來的潔凈空氣效果后,在消費升級過程中選購智能自清潔空調就成為自覺行為。相關第三方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五一期間,自清潔空調在線上市場的零售量、零售額同比增速分別為408.9%、242.5%。自清潔空調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智能自清潔空調成為行業新風口后,國內各大品牌相繼推出帶有自動清洗功能的空調。尤其是2017年前四個月,自清潔空調市場品牌快速增加,海爾智能自清潔占比七成,銷量突破400萬套,成為行業銷售總量和增幅最大的單品。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基于自清潔熱銷,海爾智能空調連續41個月銷量第一。可見,海爾無疑是搶占了智能自清潔市場的高地,站在了智能自清潔這個行業的新風口上。


       數據佐證:自清潔取代變頻成新熱點


       從產品技術發展的路線來看,空調現在主推技術——變頻,已基本完成普及任務。據奧維云網(AVC)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變頻銷量份額占比為70.9%,但增長速度已經大幅放緩,增長速率僅為4.3%,與高增長時期動輒兩位數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特別需要有一個新的技術產品出現,來催化更新需求的變現。
 

       換個角度來看,當市場絕大多數銷售的空調都已經是變頻的話,變頻已經不再具有吸引購買的魅力,即變頻已是常態化。打破常態,才是未來繼續保持空調市場活躍度的必由之路。縱觀當前空調行業新技術,多數只能算作是小改小革的修修補補,不可能承擔起更新迭代的重任。唯有智能自清潔技術堪當大任,能夠承擔起行業更新換代的重任。這也是海爾通過無數次與用戶廣泛深入交互的必然結果。


        特別是今年發布《智能自清潔行業白皮書》之后,行業目前進入到技術走勢的分水嶺,出現需求性增長和萎縮性增長。所謂需求性增長是一種增長處于爆發期,從導入的爆發期到高速增長,再到平穩增長,不僅發展的空間大,而且還持續時間長;萎縮性增長則是處于增長的末段,是已經走過高速增長期,增長速度是隨時間不斷遞減的增長。
 

        以智能自清潔為代表的需求性增長現正處于爆發期,而以變頻為代表的技術,雖然占比達到70%以上,可是增速明顯放緩,也就是已經處于萎縮性增長。其實,智能自清潔作為智能空調的典型代表,已形成快速普及的趨勢。相比之下,誰將是未來技術的主流,已經是不言而喻。


        恰恰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海爾智能自清潔空調,已經有了一大批實際安裝使用的案例。比如,張家界別墅酒店、新疆援疆干部人才公寓,安裝都是海爾自清潔空調。從2015年開始,智能自清潔空調的銷售總量2年2倍速增長。通過2年的市場積累,海爾智能自清潔銷量和市場占領率雙雙排名第一。

 

 

        如果將智能自清潔空調放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不僅僅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研發成果,也是消費升級的高端產品體現。而將其再落到國家政府層面來看,更是落地供給側改革一項壯舉。由此看來,自清潔確實進入到爆發期臨界點,將會成為各品牌搶占未來市場的制高點,不過海爾空調已經占據了先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