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2018年度銀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課題”評選結果,興業銀行參評的3個課題憑借創新性、實用性、可推廣性等優勢,在355個確定立項的課題中脫穎而出,《基于大數據的網絡金融智能交易實時風控實踐》和《云計算模式與金融行業云實踐研究》分獲一類成果獎,《基于流量感知的商業銀行數據中心智能化運營的探索與實踐》獲二類成果獎。 這也是興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加速的成果。近年來,該行堅定奉行“科技興行”戰略,主動擁抱金融科技,推動信息科技從支持保障角色向引領業務發展和促進經營模式轉型轉變。在金融科技的引領下,興業銀行已成為國內極少數具備銀行核心系統自主研發能力的銀行和國內對外輸出核心系統技術的銀行之一,為超過300多家中小銀行提供核心系統托管服務,成為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信息系統提供商之一。
安全合規 提升風控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數字化轉型,安全是根基。基于此,興業銀行率先提出“安全銀行”建設目標,重點落實網絡安全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加強信息安全治理體系建設,加強客戶信息保護,全面提升重點領域的風險監測預警和安全防護能力。
此次獲一類成果獎的《基于大數據的網絡金融智能交易實時風控實踐》課題,是該行基于大數據的高效數據處理技術、機器學習方法、設備指紋技術等在智能風控體系建設中的探索與應用,旨在建設基于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和集團統一安全運營體系的統一高效的交易風險管理架構,提升集團網絡金融業務安全性和風控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在實踐中,興業銀行智能實時風控系統嵌入業務系統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18年9月,風控平臺監控網絡金融類業務交易總筆數11.5億筆,累計阻斷各類高風險交易36.8萬筆,避免客戶損失2.4億元,阻斷非法短信驗證碼申請468萬筆,節約大量運營成本,保障資金安全。
同時,興業銀行將安全基因融入整個科技工作生命周期。密切跟進信息安全技術發展趨勢,持續研究和運用新技術提升安全生產和運營水平,有力保障“雙十一”期間該行業務系統穩定運行,并順利完成信用卡新一代發卡系統平穩上線,大幅提升系統性能,卡片容量提升至億級,交易高峰處理能力提升20倍。
此外,興業銀行也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和安全運營能力建設力度,已形成4地7機房的一體化運維運營體系,主數據中心和其他數據中心并行為客戶提供服務,兼顧災備需要與業務系統的分布式部署,形成大規模、低成本、可信度高的運營支撐。2018年2月興業銀行數據中心在業內率先獲得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優秀級”國標認證,標志其運營服務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準。該行數據中心年內還通過ISO22301國際標準認證評估,并獲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頒發的2018年度“運營韌性卓越獎”,標志著該行信息科技的業務連續性管理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國際權威機構認可。
融合發展 創新贏得新機遇
融合發展,是興業銀行金融科技一貫堅持的發展思路。
興業銀行“銀銀平臺”是銀銀合作與融合的典范,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涵蓋支付結算、財富管理、科技輸出、資金運用、融資服務、代理國際結算、培訓交流、研究咨詢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
興業銀行集團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興業數字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銀銀平臺科技輸出的基礎上,內涵不斷延展,引入OpenStack開源云計算框架,創新運用云計算技術將原科技輸出業務進行云化改造和全面升級。基于興業數金提供金融行業云服務的實踐,此次另一獲一類成果獎的課題《云計算模式與金融行業云實踐研究》,總結歸納金融行業目前上云的主要路線以及金融行業云在金融行業的應用與實踐和今后的發展趨勢。根據金融行業對云計算的特殊行業需求,提出金融行業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指標體系,并利用興業數金自身實踐,進行實證分析,佐證金融行業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指標體系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形成一套科學的金融行業云的能力成熟度的評估方法,為監管機構評估金融行業云服務商提供參考,為國內金融機構選擇云服務提供科學有效的方法。
體制機制的創新向來是興業銀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為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趨勢,該行正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科技與業務部門的有效合作和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對業務和市場的響應能力和融合創新能力。如成立數字卓越中心,作為主要面向未來和創新的科技能力組織,以業務為中心,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工具開展需要突破常規特征的創新項目。又如,舉辦首屆興業銀行集團大數據與計算智能競賽,業務與科技條線、總分行、母行與子公司員工聯合組隊參賽,促進業務與技術融合,挖掘創新項目和人才。
責任編輯:
|
安徽生活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安徽生活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
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安徽生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51-5666225 郵箱:hftogo@hft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