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粵港澳大灣區重點項目、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之際,周邊配套設施同步啟用。以過橋通行為例,車主可通過銀聯支付產品繳納大橋通行費。此舉不僅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移動支付互聯互通的有益嘗試,也是助力區域貿易和金融效率提升、促進港澳與內地經濟深度融合的積極探索。

 

  作為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世界級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全長55公里,通車后將為粵、港、澳三地的交流融合發揮重要作用。為全面滿足內地及港、澳地區持卡人的通行繳費需求,銀聯為港珠澳大橋車輛通行繳費提供解決方案,支持銀聯二維碼、銀聯手機閃付、IC卡揮卡、插卡、刷卡等多種銀聯支付方式。車主可通過云閃付APP、各商業銀行APP以及香港地區的BOCPAY、僑付寶等進行銀聯二維碼支付,或通過包括HuaweiPay、ApplePay、MiPay、SamsungPay等在內的銀聯手機閃付進行支付。此外,大橋開通前兩個月,車主使用銀聯產品支付大橋通行費,每車次立減20元人民幣。

 

  自2017年以來,銀聯聯合產業各方,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就大橋通行繳費開展密切交流與合作。鑒于內地與港澳地區在行車習慣、金融監管及移動支付等方面的差異,不斷優化繳費解決方案,在滿足各地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大橋的通行效率。

 

  下一步,中國銀聯將加快銀聯“無感支付”繳納通行費服務的探索研究,為車主提供無須停車的便捷通行體驗。此外,大橋的人工島、停車場及穿梭巴士售票處,有望全面支持受理銀聯支付產品。

 

  近年來,中國銀聯積極響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扎實開展大灣區綜合支付服務,在公共交通、教育醫療、生活繳費及日常消費等領域大力推進大灣區支付環境建設。在完善大灣區基礎金融設施的同時,直擊港澳及內地居民的跨境支付痛點,滿足其多元化支付需求。

 

  以港澳居民為例,不僅可在跨境巴士、跨境輪渡等多個場景通過銀聯卡購票,享受便捷支付,還可在深圳、珠海、佛山、東莞、肇慶、惠州等多個城市公交,廣州、東莞地鐵,廣深城際和諧號動車等場景通過銀聯卡等銀聯支付產品購票乘車,免去換鈔、找零、排隊的煩惱。

 

  隨著云閃付APP在港澳地區的落地及拓展,兩地現已有近4萬臺POS終端支持銀聯手機閃付,年內將實現非接受理全覆蓋。數千家商戶可掃碼支付,年底前還將有逾萬家商戶集中開通。對于港澳居民而言,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回內地,銀聯支付產品已成為重要的支付工具。

 

  未來,中國銀聯將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支付服務建設,不斷豐富、優化各類支付場景,加速拓展小微商戶,進一步提升用卡范圍,力爭覆蓋港澳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積極探索云閃付APP、銀聯二維碼支付等銀聯支付產品在港澳市場的應用落地,并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和特定人群,靈活加載特色權益,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吸引力,為境內外持卡人提供更完善的支付服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