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銀聯預時代之流,用16個年頭引領我國支付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前進過程中,銀聯始終堅守著“平臺”的初心與價值,不斷壯大支付網絡,賦能行業,服務民生,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

 

  引領支付產業革新擴大金融IC卡受理范圍

 

  自2002年成立以來,中國銀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跨行轉接標準體系。通過該體系,銀行卡產業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真正通過聯網通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國際磁條銀行卡向金融IC卡轉移的新形勢下,中國銀聯充分發揮自身在銀行卡支付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的優勢,引領銀行卡產業革新,推進銀行卡芯片真正實現國產化。為支持銀行卡產業全面升級,中國銀聯聯合國內商業銀行,共同推進POS終端非接受理改造,在停車場、公交系統、農貿市場、智能園區等布局非接支付,為金融IC卡和移動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

 

  自2011年5月人民銀行正式發放第一批支付業務許可證以來,支付機構數量迅速擴大,并加速進入銀行卡市場。中國銀聯作為支付產業的引領者,始終堅守銀行卡清算機構四方模式,明確發卡機構和收單機構權責,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引導成員機構認真貫徹落實監管要求,嚴守金融安全底線和業務規范,加快完善產品功能及提升用戶體驗,重點強化移動支付便民場景建設,持續加強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推動零售支付回歸便民本源,維護市場發展公平競爭秩序,促進我國支付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聯網商戶、POS和ATM分別為2616.66萬戶、3132.00萬臺和112.74萬臺,在銀聯的引領和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銀行卡受理環境穩步提升。

 

  創新移動支付生態聯合共建云閃付APP

 

  中國銀聯不僅在卡端保持革新活力,還參與到移動支付的創新大潮中,攜手商業銀行,打造開放式平臺型綜合支付網絡。

 

  2017年12月11日,中國銀聯攜手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產業各方,共同發布銀行業統一APP云閃付。作為以銀聯為主導的移動支付載體,云閃付APP始終秉持“統一接口標準、統一用戶標識、統一用戶體驗”的開發原則,與各商業銀行共商共建共享,齊心協力賦能產業、行業各方,使移動支付回歸本源,銀聯的平臺價值進一步體現。

 

  在商戶端,中國銀聯加快推動商戶移動支付受理改造,在提升云閃付APP的使用率和覆蓋率同時,通過支付賦能提高了商戶收銀效率,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利、安全、高效的移動支付體驗。

 

  在銀行端,秉著“不搶流量,不搶用戶”的原則,云閃付APP成為四方模式下各商業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標準化平臺與渠道,用戶學習成本大為降低,使用體驗得到質的飛躍。

 

  在用戶端,云閃付APP致力于為用戶構建全新的移動支付統一入口。用戶通過云閃付APP可綁定和管理各類銀行賬戶,可同時享受各商業銀行的移動支付服務和優惠,從銀聯二維碼掃碼支付到各類手機Pay一站式開通申請,從信用卡全流程服務到銀行小額賬戶開戶,從實時轉賬到各類便民場景、消費支付等,都可輕松實現,享受金融服務的門檻顯著降低。

 

  在行業端,云閃付APP發揮開放性平臺優勢,與行業各方在支付渠道接入、云閃付聯合營銷、用戶權益服務、互聯網渠道交叉引流、創新增值業務等方面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探索支付賦能、內容共享、用戶共建的“支付+”合作新模式。在10月24日舉辦的首屆中國銀聯云閃付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銀聯面向服務商推出云閃付合作伙伴計劃、合作伙伴激勵計劃、合作伙伴開放平臺,構建起聯結緊密、扁平高效、協作共贏的產業生態,為各方賦能。

 

  云閃付APP發布至今,打造金融賬戶管家成效顯著,最新數據顯示,云閃付APP總用戶數量超過9000萬,已支持國內所有銀行卡的綁定,230多家銀行的持卡人可通過云閃付APP使用銀聯二維碼支付;其中88家銀行開通借記卡余額查詢,79家銀行開通信用卡賬單查詢;84家銀行開通信用卡免費還款。這些數字彰顯了銀聯移動支付網絡的不斷壯大,以及行業能力的不斷增強。

 

  打造移動支付場景聚合各方力量服務民生

 

  伴隨著5G時代的來臨,手機、可穿戴設備的中心化趨勢日益明顯,對商業生態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支付產業的升級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銀聯作為支付產業鏈條的核心樞紐,聚合產業各方力量提升金融服務民生水平,引領打造移動支付便民“十大場景”,為菜場及周邊15分鐘生活圈、商超便利、餐飲、學校、食堂園區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場景的支付智能化建設賦能。

 

  以菜場及周邊15分鐘生活圈場景建設為例,目前全國已有近4500家菜場、近7萬家菜場及周邊生活圈商戶開通了銀聯移動支付;以高校場景建設為例,銀聯移動支付已經延伸到四川、湖北、天津、安徽、吉林等32個省市562所校園,覆蓋超過13000個校園商戶。

 

  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銀聯移動支付帶來便利與優惠的場景新面貌,也受到產業各方積極響應與百姓的熱烈歡迎。

 

  在廣西南寧,街頭巷尾的廣告牌,銀行、機構的走馬燈上,隨處可見移動支付便民示范工程的宣傳,銀聯聯合產業各方努力打造包括“十大場景”在內的具有廣西特色的移動支付便民場景。根據廣西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大、存在每日充電需求的地方特點,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技術合作方和收單機構共同打造了“小電驢充電樁”移動支付便民場景,并開展“1分錢充電”的優惠活動,為百姓帶來便利和實惠。目前,廣西有138個小區近15000個充電樁終端已接入銀聯移動支付網絡,成為廣西智能支付一道獨特風景線。

 

  廣西只是銀聯移動支付發展浪潮中的一個鏡像。在全國各地,銀聯移動支付的推廣無不彰顯著改革開放的創新進取、團結協作。在這一過程中,銀聯擔綱了支付產業發展的引領者、組織者、推動者和激勵者角色,為產業加平臺、為參與方加合作、為產品加創新,以銀聯獨特的價值和競爭力為各方賦能。

 

  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正是許多像銀聯這樣的平臺,在自身業務發展的同時引領著行業的發展生態,讓無序變有序,讓分散變集約,讓傳統賦予科技力量,讓前沿成果惠及民生,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歷史背景下,銀聯將繼續以立足民生,協同產業各方共同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式平臺型綜合支付服務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