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層出不窮
  
  科技雖在不斷進步
  
  不法分子也不斷升級騙術
  
  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上當受騙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解讀一下
  
  當前電信詐騙典型案例
  
  希望大家可以進一步
  
  了解電信詐騙的各種手段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防詐騙能力
  
  騙術一:銀行積分兌換現金
  
  張大姐收到某銀行官方號碼的短信:“尊敬的某行用戶:您的賬戶已滿8516積分,可兌換425元現金,請手機登錄某網站進行兌換,逾期清零。”這條短信顯示的號碼和剛從她存入現金之后銀行發來的余額通知短信號碼完全一致,張大姐對此深信不疑。她立即按照登錄頁面提示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登錄密碼和手機號碼。隨后,張大姐的手機收到“中國銀聯”發來的驗證碼。當她輸入驗證碼后,立即再次收到銀聯短信,顯示自己賬戶有9990元轉入了某網站的一個支付賬戶。張大姐才意識到自己受騙。
  
  手段分析:
  
  犯罪分子利用改號軟件和偽基站狂發詐騙短信,這些信息的內容大同小異,發送該信息的號碼,都顯示為銀行的客服號,有很大的隱蔽性,最后就是為了騙取動態驗證碼!
  
  騙術二:假借“調額”盜刷信用卡
  
  小王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可以幫助其提升各信用卡的額度。當時手頭正缺錢的小王欣喜,根據電話對方工作人員的指導,小王打開了對方告知的網頁,在網頁上填寫了卡號、有效期、卡片后三位碼、信用卡查詢密碼等信息,沒過多久,小王果然收到了信用卡額度提升的短信通知。然而,沒過多久,小王又莫名收到了銀行發送的消費提醒短信,經聯系銀行客服查詢,才發現自己的信用卡發生了多筆網絡支付交易,都不是自己支付的,一下損失了幾千元。
  
  手段分析:
  
  不法分子利用改號軟件,將電話號碼“偽裝”成各銀行的客服電話,利用了持卡人希望提升額度的需求,讓持卡人放松戒備上當受騙。由于此類案件不同于卡片被克隆導致的盜刷案件,交易過程中受害人被誘導提供了交易必須的各種信息通過銀行的安全驗證,銀行便默認為持卡人本人交易,無法做出有效的識別和攔截。
  
  騙術三:低投資高返利
  
  6月1日,邵先生QQ上跳出某投資公司客服添加好友的請求。對方表示,現在公司可以網上理財,投入一定金額就能獲得一部高端手機。平臺顯示,充值滿3萬元送高端手機一部。6月2日,邵先生投入1萬多元。當邵先生咨詢何時送手機時,客服人員通過QQ表示,VIP會員才送手機。6月4日,邵先生又充值近4萬元?头藛T表示,等此次活動結束便給邵先生寄手機。6月5日,邵先生發現自己的賬戶有一筆4000多元的“項目返款”和2萬元的“返還本金”。然而,當他想要提現時,卻沒有成功。之后,邵先生看到賬戶上又多了幾筆返款,但依然無法提現。當他再次聯系客服人員時,對方卻說需要當天充值8萬元方能提現。此時,邵先生懷疑自己遇到了騙子。
  
  手段分析:
  
  此類案件通常以‘高收益低風險’為誘餌,吸引貪圖‘天上掉餡餅’的人進行投資,一般犯罪嫌疑人會設定一個返利方式,受害者投入一定金額可以獲得某物品獎勵,但是需要不斷投入資金解鎖條件,從而使受害者不斷投入資金。”
  
  騙術四:機票退改簽
  
  邱女士買了一張去成都的四川航空機票。兩天后,邱女士收到一條自稱是“四川航空”的短信,稱該航班出現故障要取消,會補償每位乘客200元航班延誤費,但需要20元改簽費。邱女士趕緊聯系短信上所提供的開頭為“400”客服電話,對方稱,改簽需要驗證乘客的銀行賬戶,并匯20元到他指定的銀行卡里,并詢問邱女士銀行卡號和密碼,邱女士登錄網上銀行并按對方要求在付款欄輸入對方提供的“驗證碼”邱女士雖有很多疑問,但還是按照對方指示操作,沒想到,卡上的37668元全部消失了。
  
  手段分析:
  
  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途徑獲取了消費者的姓名、航班信息,并留有400客服號碼,受害者撥打客服號碼后,詐騙團伙便以航班延誤要給受害者補償款為借口,誘騙乘客說出銀行卡號、密碼等私密信息。并讓受害者去ATM機或者在網上銀行按照其提示操作,在電腦上先輸入銀行卡賬號、密碼,按對方要求在付款欄輸入對方提供的“驗證碼”,其實為受害者銀行卡余額,以做到騙取受害者卡內資金的目的。
  
  騙術五:購物退款詐騙
  
  王先生接到一個號碼自稱是亞馬遜的售后,因發現王先生的付款存在問題,所以,需要王先生提供自己的銀行卡號,給王先生退款,同時還要求王先生將發貨方式改為貨到付款。由于王先生恰好剛剛在亞馬遜購過物,而且對方也準確的說出了他所購買的商品信息,因此,王先生對于這個電話并沒有產生什么懷疑。隨后,該號碼就向王先生發送了一個帶有退款鏈接的短信,要求王先生在頁面上進行退款操作。王先生打開短信中的鏈接后,見到的是一個“支付寶支付異常系統”,王先生在該系統上填寫了網銀的賬號、密碼、驗證碼以及身份證等信息。隨后,王先生就收到了銀行的扣款短信,其網銀賬戶被扣掉了228元。
  
  手段分析:
  

  所謂的“卡單”、“掉單”、“交易異常”、“解凍訂單”、“異常訂單處理”等詞匯全部都是詐騙專用術語,淘寶、京東等正規電商的網絡交易平臺上不會出現這些詞匯。如果遇到交易異;虬l貨緩慢的情況,一定要撥打電商網站的官方客服電話進行咨詢,切勿相信陌生人打來的電話或發來的短信,更不要輕易點開陌生人發來的網址鏈接。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