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興業銀行與福建省河長制辦公室在福州簽訂了《加強綠色金融合作全面推進福建省河(湖)長制工作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重點水利水務領域展開合作,共同呵護國家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清水長流。福建省河長辦副主任、福建省水利廳副廳長厲云和興業銀行副行長孫雄鵬代表雙方簽約。

 

  據了解,興業銀行將在“十三五”期間為福建省河(湖)長制項目提供不低于300億元的綠色融資,同時提供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綠色信托等多元金融服務,并予以專項資金優先支持。

 

  福建作為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河流水系縱橫密布,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有740條,總長2.46萬公里,水資源總量達1179.3億立方米。

 

  早在2009年,福建就在三明市大田縣創新探索河長制,明晰權責,營造自上而下社會共治氛圍。2015年,出臺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成為全國第一個推出省級“水十條”的省份。2017年2月進一步出臺《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通過省級設立總河長,市、縣、鄉分別設立河長,全面推行河長制,進一步加強河湖管理保護,推動綠色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河湖生態新格局。2017年全省12條主要河流Ⅰ類至Ⅲ類優良水質比例為96.5%,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其中Ⅰ~Ⅱ類水質比例為60.1%,同比提高16.4個百分點。

 

  作為國內綠色金融的領先者,興業銀行早在2013年就開始布局水污染治理領域,創新推出了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綜合解決方案,并將其作為重點支持領域,持續加大投入。截至2018年1月末,該行在水資源利用和保護領域累計投放的綠色融資超過3000億元,融資余額達2232億元,在該行綠色金融融資余額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涉及工業節水、海水淡化、污水廠建設及升級改造、污水管網工程、污泥處置工程、水域治理、水環境綜合整治、再生水、重金屬污染防治等眾多項目類型,有力地支持了各地水資源利用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為守護“綠水青山”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2017年6月9日,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在福建省綠色金融發展專題會上宣布,將圍繞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行動方案、生態省建設等重大戰略,爭取到2020年末,在福建省內的綠色金融業務累計投放量和余額在目前的基礎上翻一番,即累計投放量超過1300億元,余額超過600億元。

 

  “十三五”時期,水資源利用和保護領域仍是興業銀行集團綠色金融的重點領域,目前該行已制定了全行綠色金融重點客戶與重點項目沙盤,結合區域市場特色,加強集團聯動,配置專項資源,升級集團綠色金融產品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水資源利用保護整體解決方案。

 

  興業銀行表示,將全面深化與福建省河長辦的合作,發揮好綠色金融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的重要作用,在“融智、融資、融商”等方面完善水治理體系,打造清新福建“綠水”樣板,助推福建省大生態戰略實施,共同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責任編輯程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