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2017國際可持續旅游發展年特別大使

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

(2017年4月26日,泰國曼谷)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榮幸參加今年的世界旅游業理事會全球峰會。在此我簡要介紹一下中國旅游業對經濟的貢獻和未來旅游業的發展趨勢。

  一、旅游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過去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擴大開放,中國旅游業產業規模持續壯大。中國的境內旅游人數從2011年的26.4億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44.4億人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1%;境內旅游收入從2011年1.9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6年的3.9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3%。中國的入境旅游人數從2011年的1.35億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1.38億人次,近幾年保持平穩增長;入境旅游收入從2011年484.6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20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0%。中國的出境旅游人數從2011年的0.7億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1.22億人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1.8%。2016全年中國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6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6%。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場,入境旅游全球地位不斷提升;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年度《旅游競爭力報告》中,中國旅游業競爭力已由2009年的第47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15位。

  包括境內游、出境游、入境游在內的旅游業發展已經深刻影響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國內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3.9%持續增長到2016年的5.3%;國內旅游收入占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1年的8.9%穩步增長到2016年的10.3%。由于產業鏈條長、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度高,旅游業發展還帶動了社會投資,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以酒店、民航和鐵路客運為例,旅游業對其貢獻分別超過90%和80%。旅游發展還帶動人員和信息流動,從而帶來經濟要素的流動,為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旅游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二、中國旅游業未來還將保持穩定快速增長

  首先,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將支撐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增長。2016年中國GDP增長6.7%,人均GDP增長6.1%。世界旅游組織(WTO)曾研究旅游業發展的規律,認為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時為觀光游階段,3000-5000美元時邁入休閑游階段,超過5000美元時則進入度假游階段。過去幾年中國旅游業的快速增長也證實了這一規律。中國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確立為,到2020年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未來,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增長將進一步帶動旅游業的穩定快速增長。

  二是,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成效顯現。2016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1.6%,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6%,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1%,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接近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的富足標準。未來隨著第三產業(服務業)和消費占GDP的比重持續增加,以及恩格爾系數的逐步下降,結構性調整的影響將進一步有效帶動旅游業的發展。

  三是,中國旅游資源豐富,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中國國土廣袤、地大物博、四季分明、歷史悠久,具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古跡等旅游資源。中國還是世界遺產大國,截止2016年,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自然和文化遺產數量已達50項。近年來,隨著休閑、度假、體驗式、教育型旅游消費的興起,高端民宿、游學旅游、主題樂園等已成為旅游資源新亮點。截止2016年末,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2萬公里以上。未來,包括旅行社、飯店、鐵路、公路、航空、游船等在內的旅游基礎設施運載和支撐能力的持續提升,旅游資源的有序開發、景區配套的不斷完善,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務體驗,進一步激發旅游業的發展潛力。

  四是,旅游觀光成為大眾學習、溝通的重要方式。旅游讓人們開拓視野、增進交流,中華民族自古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盡管互聯網讓無差異化的信息與知識唾手可得,但替代不了行萬里路的深刻體驗。人們需要實地獲取更多有深度、有價值的信息,世界將通過旅游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也將通過旅游獲得更廣闊的全球視野,這將為旅游業發展創造新的機遇。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和旅游產業政策的持續支持下,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結構的變化、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旅游資源的進一步挖掘,中國旅游業還有很大發展潛力。中國《“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旅游市場總規模達到67億人次、旅游投資總額2萬億元、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萬億元人民幣的發展目標,旅游業對中國經濟的綜合貢獻率將達到12%以上。相信中國旅游業也將為全球旅游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程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