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雙11電商大戰圓滿收官。雙11全天,智能、健康、高能效空調成為搶購最大的亮點。海爾空調全網收獲智能占比和自清潔占比2項第一,同時創下高能效占比最高、柜機占比最高和均價增幅最高等3項行業最高。

 

  其中,在國美渠道,海爾空調份額占比40%行業第一,在天貓和京東渠道,海爾空調銷售額均在半小時內超去年雙11全天,京東9000以上價位段,海爾柜機空調售出最多。

 

  今年雙11,空調呈現品質消費的特征,智能、自清潔、高能效是暢銷功能點。而這一趨勢在雙11開戰前就顯現出苗頭。中怡康數據顯示,2017年十一期間,3000元以上的掛機零售量份額增加了5.4%,8000元以上的柜機零售量份額增加了10.4%,高端、高價值的產品明顯上升。從產品結構來看,十一期間自清潔占整體市場的零售量份額達到6.6%,份額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3%,高增速為雙11自清潔暢銷埋下了伏筆。

 

  由此看來,海爾空調收割全網2項第一是消費趨勢使然。從雙11海爾空調全網數據分析,持續引領行業創新升級,源于以下3大核心驅動力。

 

  1年2項原創科技構筑技術壁壘

 

  海爾空調是較早轉型高端、布局高端的品牌,主要體現在產品科技創新和體驗升級上。目前,海爾空調平均1年推出2項原創技術,新品貢獻率排在行業首位,并成為家電業唯一兩次加冕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品牌,構筑起技術壁壘。

 

  2013年,海爾推出健康勻風天樽空調,出風涼而不冷解決了百年空調病難題。2015年,海爾自清潔技術問世就成為“黑科技”,不僅引發了自清潔的大討論,而且成為行業現象。走訪蘇寧、國美、五星等賣場發現,智能和自清潔已是高端空調的標配功能。在蘇寧系統,2017年1-9月,海爾智能自清潔空調銷量同比增70%,創造了一級能效占比、中高端銷量、均價等多項第一。今年雙11,在智能自清潔柜機熱銷帶動下,海爾在京東渠道實現單價增幅第一、9000以上價位段柜機銷售第一、自清潔空調銷售第一、京東空調POP單店銷售第一、京東專賣店銷售占比第一等多項第一。

 

  2018冷年初,海爾升級空調干凈到空氣潔凈,推出凈界自清潔空調。其中,產品應用的太空艙凈化系統,獲得2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5項。產品CADR值達到450m3/h,達到專業凈化器級別。雙11前夕,海爾上線愛+母嬰級空調,通過UVC除菌、自清潔、柔濕抑菌等技術行業唯一三重除菌,實現空調吹干凈的風到用戶呼吸新鮮的空氣。

 

 

  數據顯示,海爾空調持續發力高端產品,著力將科技創新轉化成用戶資源,實現了高端產品的大幅突破。中怡康1-9月累計數據顯示,在13000元以上的高端空調市場中,海爾空調領先行業倍速增長。

 

  22項國家標準主導19項掌握話語權

 

  在家電業,標準意味著話語權,是各品牌創新實力的衡量砝碼。在標準方面,截止目前,中國空調業的22項國家標準中,海爾主導了其中的19項,掌握國家標準話語權。

 

  舉例來說,在海爾發明自清潔空調這一新品類后,全行業掀起“自清潔”熱潮,自清潔功能被寫入空調行業智能分類標準和智能測評標準。在用戶體驗標準方面,海爾主導制定的“室內人體熱舒適環境要求與評價方法”和“PMV和PPD指數的測定及熱舒適條件的規定”兩項國家標準,填補世界范圍內人體熱舒適領域的標準空白。

 

  在細分人群領域,海爾牽頭發布中國首個《母嬰級空調標準》開行業先河。從用戶體驗出發,突出舒適性、智能性,量化母嬰級好空氣,將對產品質量的考察升級到用戶體驗標準。例如母嬰個體的睡眠曲線要有相應的標準,空調遙控器的人體工效學設計要符合年輕父母的使用習慣等。

 

  全球化布局坐擁18個制造基地

 

  在全球,“中國式代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海外用戶雖知中國制造,卻不知中國品牌。與此相反,海爾空調堅持自主創牌,在全球坐擁18個制造基地進行當地化生產,向全球消費者提供高端產品。

 

 

  2013年,海爾智能空調首次走出國門,銷往意大利。到目前為止,海爾智能空調正在進行全球消費布局,出口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初,海爾智能自清潔空調在泰國上市,并實現當地化生產。未來,包括巴基斯坦等在內的20個國家的消費者都可以在當地買到海爾智能自清潔空調,享受中國高端智造帶來的健康體驗。

 

  不僅如此,海爾空調全球化布局已經形成海爾、統帥、卡薩帝、AQUA、GEAppliances等多空調品牌集群,強化中國品牌的世界印象。在巴基斯坦,海爾空調連續11年市場份額第一;在俄羅斯,海爾空調市場占比第一。

 

  從空調吹出干凈的風到用戶呼吸干凈的空氣,再到全屋潔凈空氣解決方案,海爾空調持引領行業變革。青島海爾三季報顯示,海爾空調業務增長超過60%;在智能空調市場,海爾穩居行業第一,自清潔空調上市以來總銷量突破800萬套,以8成市場份額領先行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