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在這一年,中國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長足發展。在12月16日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制造”系列節目中,海爾空調互聯工廠憑借眾創設計、柔性制造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措施,成為代表中國制造新高度的家電企業,引發央視關注。
在海爾空調互聯工廠,用戶需求是生產線運作的最終驅動力。通過柔性化制造滿足用戶的個性需求,海爾空調和用戶在一個平臺上形成了需求驅動的模式。從央視的實拍中可以看到:在海爾空調互聯工廠,空調個性化定制生產線上,每位員工獨立完成一臺空調的組裝生產。“這意味著每臺空調都是按照不同用戶需求進行功能樣式的個性化生產”。
海爾空調通過優化用戶、需求和供給等要素配置,提高了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推動家電制造邁向“互聯網+”時代。在海爾空調的“互聯網+”模式中,眾創匯平臺是獲取眾創設計的重要通道,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戶需求上傳。通過搜集大量的用戶需求,降低了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催生了海爾空調消費者驅動的商業模式。青島消費者劉雅潔是海爾空調消費者驅動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她一年前通過眾創匯平臺定制了一臺“貝享”孕嬰定制空調:“出風安靜柔和,除PM2.5的功能非常好”。
海爾空調的需求驅動,不僅僅體現在生產環節的柔性制造,而是實現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等上下游全產業鏈創新。在海爾空調互聯工廠,一臺空調產品訂單自生成便開啟全流程智能處理。智能倉庫收到上傳的訂單后,根據交貨時間排出生產順序,并且選取每款產品需要的特定模塊組合在一起送到組裝生產線上。組裝生產出的定制產品最終經由個性化配送中心完成精準的物流配送。
業內人士分析,海爾空調開啟的制造業轉型的互聯工廠柔性制造模式,通過前聯研發、后聯用戶,把用戶需求和制造資源無縫聚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個共創共贏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顛覆了傳統的制造模式,并在充分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完成了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海爾空調互聯工廠也憑借這一模式,再次成為制造業升級轉型的風向標。
責任編輯:done1207
|
安徽生活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安徽生活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
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
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安徽生活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安徽生活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51-5666225 郵箱:hftogo@hft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