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除夕的時間已經可以掰著手指頭數出來了。
不過大部分打工人的心已經在過年了。帶薪搶車票、摸魚等年終獎、盤算著要不要把年假用掉湊個大長假。
小略也是,按奈不住快要過年的喜悅心情,想逃出辦公室,跑去集拱辰街,想要提前感受一下久違的年味。
帶上相機,帶薪打年貨!
屋檐下的年味,臘腸又飄香
老城區的市井小巷,年味往往才是最足的。
臘腸臘肉趕趟似的掛起來,就是新年來臨的信號。
拱辰街菜市,合肥古老又有煙火氣的菜市場之一,臨近新年,這兒也是過年氣氛十足的一條街。
賣鮮肉、熟食的店鋪幾乎都掛起了臘腸臘肉。
在沒有冰箱的年月里,鹽和火是保存食物的最佳手段。提到腌制、熏制風干的肉制品,第一時間想起的一定是臘腸。
臘腸不用冰箱冷藏,食用方便又百搭,可以和各種蔬菜搭配,是家家戶戶過年的必備食品。
菜市里的臘腸隨處可見,量大實惠,品質也是肉眼可見,零售或批發都可。
一到打年貨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出去灌臘腸。
這里不僅可以買到現成有現場制作腸的店家。
舌尖上的年味,這里都能買到
快過年的快樂之一,就是準備年貨了。準備過年所需要的美味,可以說是過年前最具儀式感的活動。
臨近新年的菜市場紅紅火火,各大美味爭奇斗艷,有不少人專門拉著小推車來。
跟著小略一起來看看,這條街上可以入手的年貨可太多了。
除了滿街飄香的臘腸,臘魚臘肉也是這時候的搶手貨。
五花或是梅條,臘鴨還是臘雞,刮鱗剖魚再抹上一層鹽巴。不散伙的臘魚臘肉組合,日曬風干后的那一盤菜才是老合肥過年的味道。
鮮肉檔口也正忙活著呢~
現剁豬肉就不必說了,農家土山羊、土牛肉顯得更上牌面,印版的商超里買不到,在這里可以現切現剁,保證還是新鮮的。
活禽類也有,老人家比較喜歡這種,回家后親自動手加工,做一份老合肥的代表菜品——老母雞湯。
菜市中間的雷家綠豆圓子,也是大家鐘愛的年貨。
雖然錯過了早市高峰,仍然有不少來來往往的人,等著黃澄澄的炸圓子新鮮出鍋。
除了經典的綠豆圓子,還有面條丸子、山芋丸子,馓子等多重選項。
炸圓子、炸馓子等在城市里應該算是一項“傳統工藝”了,圍著油鍋爐子等著炸圓子出鍋,夢回童年。
蛋餃、糯米藕、糖醋熏魚、豬大腸……現成的熟制品這里都能買到。
買完炸貨,當然還得買點炒貨零食小吃。畢竟,誰家過年不嗑點瓜子兒,來點堅果啥的。
隨便走進一家店,一袋袋各種顏色的炒貨,還未湊近香味就已經飄了出來。
還有很多想不到要囤的東西,比如花茶,這里也能一站式包齊了。
水果也是過年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物。不過春節買水果還得走量,要一箱一箱的囤。買的多的話,最好多砍砍價。
另外,像草莓和車厘子這種比較貴的水果,今年都便宜許多,可以多囤幾箱,分分鐘實現水果自由!
濃濃年味兒就藏在這些備好的年貨里,等到春節,再以熱鬧的姿態呈現,這樣的年才更有味道!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拱辰街,入口處都設置了疫情防控監測點,打年貨的路人們,也都嚴嚴實實的戴緊了口罩。
過年的熱鬧歡樂與防疫的嚴肅形成了鮮明對比,耳邊還不斷循環著防疫宣傳的喇叭聲,似乎在提醒我們,過年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我們期待著,明年再次站到這條街時,疫情退散,大家已經能脫下口罩。臘味、酒香和年味,能順著風一起襲來,往我們的鼻腔里灌,然后感嘆一聲:“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