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柴米油鹽醬醋茶,尊重生活
到了一個新地方,
有人愛逛百貨公司,
有人愛逛書店,
我寧可去逛逛菜市。
看看生活雞鴨、
新鮮水靈的瓜菜、
彤紅的辣椒,
熱熱鬧鬧,
挨挨擠擠,
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汪曾祺
菜市場,是我們能伸手觸摸到生活的地方。在岳西路和十里廟路交口,高樓大廈的掩映下,就有著這樣一個鮮活、熾烈的地方——西七菜市場!不長也不寬,但卻在合肥人的心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鮮肉區的剁肉聲、蔬菜區的砍價聲、調味料區的交談聲,菜市場的每道聲音都有它的靈魂在里面。
1、這里,有年味兒
哪里有年味兒,那菜市場必定算一個了。除了采購食材塞滿胃和心靈外,新年氛圍組也不能少。
一踏進來,滿眼皆是濃烈的年味,紅紅火火,對聯、燈籠、中國結……把即使是在陰天的西七菜市場也映照得通紅。
相比于大人還要處理一大家子事,孩子們的春節則是更加單純放肆的快樂。(小朋友的衣服有點意思,今天美的不講道理🏄)。
過年必備的糕點,走親訪友必備。閑談中,老板告訴小編,今年生意不好做,在年貨花樣日益豐富的今天,買糕點的人不像往常多了。就像在超市遍地開的今天,去菜市場的人也不像以前那樣多了。
在菜市場,還有賣小魚和烏龜的,小時候最喜歡買這些,買回家了卻總是養不長,時間長了也就不買了。這次在西七菜場又看見了,蹲下來拍照的時候,好像和小時候自己蹲著撈魚的畫面重合了,記憶又飄回從前,菜市場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2、越“土”,越受歡迎什么東西沾上“土”字,在菜市場都是更受歡迎的,農家土豬肉,買回去,或剁肉包餡,或炒菜做湯。
看到肉走不動的小孩,正在拉著媽媽的衣角說多買點,老板手起刀落,漂亮地片下一塊肉來,像是菜市場的“阿拉丁神燈”,有求必應。
隨意擺放的大蒜辣椒,有種霸道的、樸素的美感。小編已經能想象這樣一個畫面:熱油熗鍋,姜蒜爆香,放入辣椒,油煙機轟鳴到最大聲,出鍋澆油,嘶,流口水了。
3、舌尖上的西七
菜市場外的街道上,一邊是紅色的對聯和燈籠,張燈結彩;一邊是各種好吃的,牛肉湯、糕點、烤鴨鹵菜,買完菜再來購入點熟食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鮮的水果,足以讓沒有抵抗力的人類幼崽直愣愣地看著。
色彩濃郁鮮艷的咸菜,看得人口水直流,想想就能多吃好幾碗飯。
各類圓子依次擺放,細肉剁成的肉圓子,軟糯彈牙的糯米圓子,味道鮮美可口的魚肉圓子,香甜的紫薯圓子,“團團圓圓”,既好吃,又好聽。
攤蛋餃的姐姐手法嫻熟,一邊快速翻轉著蛋餃皮,一邊也不忘招呼客人。
4、菜市場美學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一提到菜市場,就想到“臟亂、潮濕、異味、擁擠”,那今天小編可要跟你說說西七菜場有多漂亮。
紫紅色的燈光下,西七菜場有種賽博朋克的酷勁。
一盞橘黃色的燈,映照在老板娘的側臉上,額前還有來不及往后撥的散發,這是努力生活的人的美麗。
依次擺放的生活用品,老板一定是強迫癥吧,有種工整的、治愈人的美感。
5、生活的本真
從還在摸索生活竅門的小情侶,與菜場老板“斗智斗勇”。
到配合已十分默契的中年夫妻,挑選購買砍價付錢一氣呵成,將生活狠狠拿捏在手里。
即使只是簡單平凡的生活,也要打理得井井有條。逛西七菜場,就像在逛一場以“生活”為主題的藝術展,一摞摞五彩繽紛的蔬菜水果,比任何畫作都好看。
看到小編在拍照,開朗的大姐一定要讓我拍拍她家漂亮的葡萄干,熱情爽朗,一如西七菜市場給人的印象。
已經是傍晚的燈光下,西七菜場的故事還在繼續,西七菜場人還在堅守,這樣的生活雖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中略顯疲憊,但也在平凡的延續中多了點“甜”。
在這里,有嘗不盡的美好味道;在這里,吆喝與還價都是熱愛生活的證明。在身體匆匆趕路、時光白云蒼狗的時候,菜市場愿意一直敞開懷抱,給疲憊的靈魂以慰藉。
美麗樸實的西七菜場,像合肥這座高速運轉城市的縮影,在這里,可以窺探到城市里真實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百態。